散谈《我不是药神》

2018-11-19 20:20:45 松果小编

近日得空,看了《我不是药神》。近年来让我感觉值得称赞的电影有很多,影视行业虽然愈发地商业化,但也能感觉到很多作品中的艺术深度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同样的题材随着数字技术及表达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影视文化的使命得到了更好的继承。不过,能够深深震撼到我的内心,让我拍案叫绝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是继《寻梦环游记》之后唯一的一部,甚至让我不由地想要说些什么。 在这里,不谈专业,只谈感受。 一、蜕变总需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摆正心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看了《我不是药神》第一感受也许会是“老百姓的弱小与无助”,也许是“好人难做,好人没好报”,也许是“法律的愚蠢和无情”,也许是“医药等行业的丧尽天良”。当然,这些第一感受并不代表错误,这些都是生活中确实存在的现象,但只是个别现象或者说是表面现象,而并不是结论。当你冷静下来,跳出剧情带来的主观情绪,站在相对宏观的角度也许你会发现,你有了第二感受——病人的经济困境、主人公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各有各的难处,而最终我们会把责任推给社会。 没错,这确实属于社会矛盾,而且在当时是世界性的社会矛盾,医保和商保则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利器。在当下,社会性的问题依然不少,但这些同样都是个别的、表面的现象,并不能因此给社会扣上负面的结论。没有哪一种社会状态和制度是万能的、完美的,它会随着人类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一切都是自然的规律——在如今、在中国,不论社会是怎样的状态都必有它存在的道理,它是适应时代变化、适应所处环境的产物,必然是有利于发展的。当然,有所得必有所失,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曾经不存在的不良的社会现象或社会矛盾,有了矛盾就会有所冲突,有了冲突社会体系就不得不进行完善以解决问题。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因为付不起父亲的医疗费而开始走私印度格列宁,大众因买不起正版药而维护其违法的行为,因为一些经历主人公的目的又从盈利变为助人,再到后来病人的感恩、警察的同情、法律的宽恕以及最后医保和医药行业的整顿……一切看似都是被逼无奈,又何尝不是一种顺其自然呢?有些牺牲无法避免,蜕变总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就像主人公入狱前所说: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其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社会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所以,对于这部影片作为大众的我们不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社会层面,它或许会引起一些上层人员的反思,以促进一些不良现象更早更好地解决,但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意义,更没必要抱怨。我们只需要摆正心态,做好自己,一切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人性是自私的,却也是无私的 ——真情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底,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记得在电影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被一个细节所触动——儿子要买一双球鞋,当主人公问儿子为什么不让后爸买,儿子的回答是“不想让他买”。简单的一句话,给了主人公多大的精神支撑。那260块甩出去的一瞬间,多少的脆弱和无助都荡然无存。其实,无论现在的社会多么现实,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情”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主人公心酸的父爱和对父亲的孝顺为其后来无私奉献打下伏笔的同时,也奠定了全片正能量的基调,雕琢了“人性”的主题。 为了女儿而在夜场跳舞的思慧、因为儿子而重新燃起希望的吕受益、为了正义可以挺身而出的刘牧师、为了同伴可以不顾一切的黄毛、还有不断被感化寻求正义的曹警官、乃至为了私利而贩售假药最终却良心发现的张长林……影片的每一幕、每一个人都在向我们诠释着世间的真情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底,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寒冷永远压不住温暖! 这里我不得不再提一个被影片一笔带过的人物——印度药厂的老板。影片对他的态度有过三次轻描淡写的表达:第一次,他试探主人公的动机,考验主人公作为代理人的能力;第二次,瑞士公司起诉印度政府,他却给了主人公一个坚定的眼神,“现在我还可以帮助到你”;第三次,他在佛堂前祈祷,却收到了警察送来的诉前禁令,印度药厂真的倒闭了,但他却告诉主人公,他可以按照药店零售价帮其回购。这种跨越国域的信任与支持,这种相隔万里却又犹如近在咫尺的患难与共,又是什么将每一个人牢牢地栓在一起呢? 也许有人会说,一部电影再写实,也终究存在太多的美化和演绎,真相怎会如此单纯?没错,生活与艺术避免不了丑与美的差距,但真相到底如何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带给我们的领悟和反思才是我们所应该关注的。就好比现在的综艺节目黑幕比比皆是,但它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真与假,它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效果、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才是其意义所在。更何况,影片中一个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虽然是因为各自的利益而相遇、相识,但最终却是真情拉近了他们的距离,最终他们都能把真情摆在利益的前面,这并不是美化,而是人性的本质——如果说,自私是人性逃不掉的初衷,那么无私就是人性潜在的真相。若是每一个人物的心理你都能感同身受,那同样的剧情放在你的身上,相信会是同样的结局。请不要认为现实如何的残酷、如何的无情,是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情义,还是你在用所谓现实的目光去看待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呢?很多时候,过于现实,往往却是最不现实的。 三、世间不存在公平,却又处处都是公平 ——有所付出,必有所得 《我不是药王》是一部追求细节的电影,影片的泪点数不胜数。或是程勇强颜欢笑中的无助;或是思慧火辣舞蹈下的辛酸;或是吕受益看着儿子安然入睡的满足;或是黄毛背井离乡却重拾温暖的欣慰;或是为了道德和情义与张长林大打出手的热血沸腾;或是吕受益、黄毛相继离去的悲恸惋惜;或是每一位白血病人目光中的渴望与无奈……甚至印度药厂老板一个轻拍胸堂的动作、吕受益一句无关痛痒的“吃个橘子吧”、黄毛一个难得绽放的笑容,皆是百感交集,催人泪下。不过,全片泪点的高潮却无疑是那最后一幕——所有白血病人目送着承载主人公的警车,并纷纷摘下口罩…… 这最后一幕,仿佛汇聚了全片所有泪点的力量,久压于心的所有酸楚都得到了释放,但这一刻的触动,不再是悲伤和无奈,而是满足与释然。 或许,会有人感叹好人没好报,这样无私地付出,得到的却是法律的制裁。但当主人公看着车外一张张素不相识的面孔送来的却是一道道坚定真诚的目光,他所得到的又岂是金钱利益所能够相比的呢?或许,还有人会质疑,生活没了保障,就连自由都失去了,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能当饭吃吗?你拯救了别人,又有谁来拯救你呢?我想说的是:如果说,不懂得坚守自己的利益,不把挣钱和生存摆在第一位的人是愚蠢的、幼稚的。那么,只为了挣钱而挣钱,只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人却是可悲的。 至少,在我个人看来,程勇的一生是成功的,是幸福的。相比我对他的惋惜和同情,更多的却是我对他的敬佩和羡慕。他是父亲的自豪,是儿子的榜样,他是白血病人的英雄,他让曾经看低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他得到了朋友真诚的情义,他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与尊重。但最主要的,他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他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如此,换一个角度想,程勇为他人的付出又何尝不是为自己的付出呢? 再富庶的生活都会随着生命的逝去而化为虚无,但一个人的价值、一生的意义,却是永远都客观存在的。 所以,这个世界虽然看似不存在公平,但它却又处处都是公平的。很多所谓的不公平,都是局限于某一件事,某一个目标,很多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失去了什么,而看不到自己得到了什么。就好比我们做一件好事,可能得不到任何的回报,但我们得到了自身的修行,我们不光是为别人付出,更是在为自己的善良负责,而你的善良虽然没有让你直接获利甚至可能让你损失一些东西,但潜移默化之中它给你生活带来的改变,给很多事情带来的增益,你又是否真的看到了呢?人生总是环环相扣,一个看似毫无作为的细节,其实早已决定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有人向我抱怨社会的黑暗、世间的不公,我还会常常跟他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众所公认,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更努力也更有能力的人可能不如“有个好爸爸”,但你是否有想过,那些所谓的“好爸爸”曾经又付出过什么呢?他们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的孩子比你更容易得到,难道这所谓的黑暗不是一种公平吗?此外,在某件事情上你更多的付出虽然可能没有别人得到的多,但在其他方面你又是否得到了别人不曾得到的呢?很多事情,当你不再局限于这件事情本身,真正看清事与事之间的关联,或许就会发现,每件事没有公平可言的背后,其实暗藏着公平的因果。 这也是为什么警车上的一幕会给我们带来如此强大的情绪冲击力,因为在这一刻,我们每一个人的潜意识其实早已承认了主人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会发现,这世间的好与坏、善于恶,其实不过一念之差,凡事都是一个“心态”——如果你的眼睛是清澈的,那么你的世界就一定也是清澈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一部好的影片不一定非要给人带来多大的领悟,而在于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触动,带来不同的帮助。从我们的第一感受来看,这部电影或许会让身患重病的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会让乐于奉献的人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会让执法者在严守法律的同时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尊重,会让医疗等行业或相关的从业人员自省己身、不忘初心……一切看似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改变,但世间会因此平添许多温暖。这也正是如今社会最大的需求! 当然,大家的感触绝不仅于此,也许有人想说:我要保重身体不能得病。也许有人想说:我要努力赚钱,不能将生存都握在别人的手里……因为每一部好的电影,它都拥有自己完整的、符合生活逻辑的世界观,所以当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三观、不同的需求去观赏它的时候,总会从中找到自己的立场,得到的会是不尽相同的感受,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助力。这也正是电影行业,也是艺术的价值所在。 最后,向《我不是药神》致敬!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