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表现、原因及辅导方法

2018-10-21 23:26:10 松果小编
近几年,老师们会时常苦恼:现在,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也逐年加大,如改造农村校舍,改善教育手段,农村地区实行远程教育。农村教育的变化如此之大,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条件这么优越,应该说教育前景是美好的,可现在的老师是越来越当不好了,孩子是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的老师,这一点我也深有感悟,孩子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行为中有所表现,这就是厌学现象。所谓“厌学”,是指“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厌学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学生一旦厌学,就会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苦闷感,甚至抵触学习;同时,对教师和家长有逆反心理,有抵触情绪;厌学的学生还常伴有品行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开始就不爱学习的孩子是根本没有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许多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厌倦学习呢?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厌学心理就像一道城门,打不开它,提高学生素质、能力又何从谈起?因此我就小学生厌学心理表现、原因及矫正方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表现 目前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厌学心理表现,而这些厌学心理又主要反映在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上。 1、思想上厌学心理表现。到学校学知识,接受老师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可厌学的学生在思想上不是把学习当成是求知的课堂,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烦恼、负担和精神压力。他本不愿意学习,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又不得不勉强去应付学习,即使人在教室,却心不在焉。这种思想上有厌学心理障碍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到较多知识的。 2、行动上厌学心理表现。思想上的厌学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厌学,而行动上的厌学则主要表现在“懒惰”上。我曾对我们三(2)班做过调查:我班43人当中,厌学、懒惰的学生占24%之多。这些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当老师讲课时他没兴趣听,不是在跟别人小声讲话就是在做小动作;当老师向他提问时,他什么也回答不上来;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要么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推诿和拖延,实在推诿不了的就敷衍一下。有的把字写的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而且添字、漏字、错字的情况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有的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 二、学生厌学根源探寻 要让学生摆脱厌学心理障碍,我们就必须找到学生厌学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从学生心理、教育上去疏导,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智力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培养。我对不同程度存在厌学情绪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很多,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来自社会的、 家庭的、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因素影响作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自身因素 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的小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差,缺少学习动机,对上学不感兴趣,没有求知欲望,又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身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不能集中,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另外,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在学校没意思。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厌学情绪也会产生。 2、学生家庭因素 (1)孩子缺少关爱,家长无力管教。 有的学生的家庭破裂,父母离异使孩子失去了家的温暖,失去了父母的关心,觉得自己可怜,好像是命运的安排,容易胡思乱想,心理扭曲。于是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不满,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仇恨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心理,开始放纵自我,对学习置之不理。也有些留守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们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或寄住在亲戚家,爷爷奶奶或亲戚对留守学生无力管教。这些孩子拥有完整的家庭却得不到完整的爱。于是他们幼小的心灵显得更加脆弱,产生消极心理,加之自我约束力差,认为学习没有什么意思,厌学情绪随之产生。 (2)家长疏于管教或者家教过严。 有的家长只知道每天早出晚归做生意,有的只想着“堆长城”,他们无心管教自己的孩子,上没上学不清楚,学习好坏不关心;还有的家长溺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也不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导致孩子任性,屡屡违反校纪班规,老师到学生家中走访,和家长交流学生的表现情况时,家长全然不知,一片茫然,对孩子疏于管教感到惭愧,也给孩子带来不良后果。 家教过严同样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有些家长观念落后,“棒打出孝子”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杀手锏”,成绩考差了,毒打一顿。有的孩子在家和家长对着干,家长也以“武力”相逼。家长这种“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适得其反,孩子们会产生逆反心理,身心受到伤害,不想上学的念头悄然而生。 3、学校教育因素 虽然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有的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教学手段不妥。小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仍然看学生成绩,教师在抓学生成绩面前仍然不敢有半点的放松。教师采用千篇一律的“填鸭式”课堂模式,教师不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是对学生进行“疲劳轰炸”,那么学生对这门功课就会产生厌倦心理。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落后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当然让学生感到厌恶,显然,教学质量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另外,个别教师的不良师德也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个别教师职业道德观念不强,排斥差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使产 生自卑心理而厌学。 4、社会环境因素 农村的一些家长和学生受社会环境“大气候”的影响,出现了“拜金主义”,认为学习无用,知识不重要。过去农村孩子考上了大学,那是十分光荣的事,而现在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同样面临着没有工作,大学生神圣光环已不再有。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能挣钱,特别是在城里打工几年就能为家盖上小洋楼来改善家人生活的孩子,无形中给在校小学生很大影响,同时他们也觉得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亲照样能干大事。加上这种思想观念,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这些学生厌学。 总之,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落后了、厌学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天职是教好书育好人,所以,对他们的矫正,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三、对于厌学小学生的辅导方法: 对于厌学的学生,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对其增加学习的压力,而是要培养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兴趣,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和家长要戒急、戒惩、戒弃。教育的急和惩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从而失去自信和自尊。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看待。勤于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以鼓励为主,不能用惩罚代替教育,在遇到挫折或学习效率不高时,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轻言放弃。对于厌学小学生的我们要家校齐心协力: (一)学校方面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同时端正家长对子女读书的看法,使其与校方达成共识,做到学校能及时把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而家长能把学生在家的情况提供给学校。 2、加强师资建设,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 学校要加强各项管理,特别是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管理。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模式和师资力量,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教师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角色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也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吸引力,才有出路。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巧用各种媒体,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做法: (1)、唤醒学生积极上进的意识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悉心照顾那些厌学的孩子,不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成为被遗忘的人,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努力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应及时对他们学习中的进步给予赞赏,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校应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信。 (2)、树立教学新观念,调动学生主动性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观: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 (3)、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来说,要让他们高兴地、发自内心地、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并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摆在第一位的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学会写字、阅读、作文、计算、绘画等。对于老师来说,除了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以外,还要善于创设一些教学情景,利用必要的媒体,巧妙导入新课,让学生怀着轻松好奇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4)、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夯实学生发展基础从儿童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知识并不是家长和老师交给的,而是他们自身探寻得到的。如果我们教师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他们以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规律,那就一定会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的小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会有一定难度,如何缩小形象思维和抽象知识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教师除了要利用具体实在的教具外,还应创造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感知,从而促进学生理解力的发展和知识的内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5)、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期望与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在很长时间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面,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如果你牢固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3、加强师生联系 实践证明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作为教育者,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他们进步,让他们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 4、上好学习心理课 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指导课余生活 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禁止学生上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可以召开“我的课余生活”、“做文明的网络使者”等主题队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家长方面需做的工作如下: 1、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孩子愿做什么不愿做什么,往往由兴趣而定,兴趣的产生是成功的最基本条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挖掘教材的兴趣点,这是激发兴趣的源泉。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乏兴趣,就不容易学好。情感激励法、自我发现法、讨论辨析法、实践操作法等都能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对每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求学习本来就是一种需要,但学习枯燥无味,必然压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变枯燥无味的学习为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学习,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讲讲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学习的故事,给孩子树立榜样;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观、旅游,边玩边学习。 2、培养孩子稳定的学习情绪 家长要提高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水平,要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身的需要。认识的逐步提高,有助于孩子学习情绪的逐渐稳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要从小抓起。不少习惯,只有从小抓起才能成功。 (2)、要从点滴抓起,如写字姿势要坐端正,握笔姿势要准确。 (3)、家长对学习仅作指导,决不可包办代替。 (4)、家长要不断提出要求,对孩子的学习应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 (5)、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马马虎虎,要及时指出,纠正。 3、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 要想使孩子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当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帮助孩子确定一个既有一定难度,又是他力所能及的具体的目标。家长并应提供一定的适当的奖励条件,鼓励、督促孩子为实现这个目标去努力。失败不灰心,成功不骄傲。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4、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 兴趣是注意力的最大动力,所以在矫治孩子因注意力涣散而引起的厌学情绪,方法有以下几点: (1)、应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利用视觉,看书;利用动觉,写字;利用听觉,听写。也可把几门功课的内容,交替进行复习。还可利用讨论的方式和提问的方式进行学习。 (2)、学习时如果注意力分散,可让孩子做几次深呼吸或放松训练,使孩子精神松弛,克服紧张情绪,重新安下心来学习。 (3)、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可带着孩子到室外跑跑步或做做操,10分钟左右,使头脑清楚,提高注意力。 5、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厌学,不要过分着急和焦虑,这样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用处,家长能做的就是营造宽松温暖的学习氛围,改变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去弄清问题的原因,与孩子一道去解决,不要一味地批评与指责,这种批评与指责正是培养孩子厌学的一种途径,家长越是逼迫孩子拼命学习,反作用越大,问题愈加严重。家长应该主动体贴,安慰孩子,克服孩子心理上的挫折,面对现实地多给孩子支持、疏导和鼓励,还可以送孩子去心理咨询。此外,家长还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休息、娱乐和活动的时间。不要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也不能让孩子无休止地看电视、玩电脑。 总之,小学生厌学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人为因素长期的,多次的影响结果。疏导与治疗的关键在于端正办学思想,重视发挥学校、家庭的积极作用,抵御大环境的消极影响,营造一个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的良好环境。农村孩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更是中国农村的希望。对于厌学的学生,教师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健康成长,走好人生每一步。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