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随笔——谈谈父母眼中的“叛逆”

2018-10-07 17:36:22 松果小编
这是我在松果开通账号后写的第一篇文章,想来自己也是很久没有再动过笔了。懒是一方面,比懒更要命的是在花式处理各类“问题”后,你却开始对什么叫“问题”的标准变得模糊了。今天在餐厅吃饭,看到一位母亲在公开场合吼自己的儿子不听话,“死样子”,再看看他儿子那麻木不为所动的表情,忽然很想聊聊我们的家长。 前一阵子一位学生家长带着他儿子来找我做咨询。这位父亲一来,先叫苦连天的倾诉了半天养育之恩。四十分钟后我明白了,原来他们来找我的目的是因为他儿子喜欢玩电脑,想要换个专业。孩子的父母不同意,苦口婆心劝阻无果,只能来让老师管教了。我向来知道,在教育问题上,父母那坚定的自信和执着的力量恐怕轻易是改变不了的。我问这位父亲,您觉得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吗?父亲诧异的回答:“这还不严重?”我笑笑,“怎么就严重了,您说来听听。”这位父亲正襟危坐,清了清嗓子:“计算机这专业现在饱和的多厉害啊!学的人也多!他能学出来?学出来又能干个啥!”我又笑笑,“那也得学出来才知道啊。”那父亲急了,“那不行那不行,那是一辈子的事!不能由着性子来!”“这确实是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但是关系到一辈子...这才刚哪到哪?”(原谅我也麻木了,经历了太多在不到二十岁就担心子女一个专业没找好一辈子就毁了的父母)这位父亲诧异的看了看我,对于我没有附和他的教育感到十分意外。我看看这位学生,一脸无奈一言不发,便已明白他的经历了。最后,他父亲再一次表达了作为父母的不易,就是孩子这么多年总是叛逆听不进去家长的话,害他们心力交瘁。学校的任务,至少作为老师的任务,是应该教会学生首先孝敬父母,其中,听话是核心因素。 每每遇到这样的访谈内容,我都深深感到无力,这种无力可能与他们认为孩子不听话的心力交瘁感有着一拼。我接触过很多家庭,父母总觉得子女喜欢跟自己对着干,叛逆期长的和自己的更年期有一拼。我不知道“叛逆期”是怎么做为一种病症快速在社会上流行起来的,但是我知道,如今几乎所有家长都能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到这种症候的影子。如果你不听父母的话,还准备一意孤行,那恭喜你,你中招了。把不听话和“不孝顺”相挂钩的教育观念同样比比皆是,有了“叛逆”的症候,有了不孝顺的罪名,再不乖乖顺从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这种现象在何时最盛,我没有考证过历史。但是我想,悲叹自己孩子不听话的家长可能早已忘记自己当年的疯狂往事了。在你们父辈还穿着中山装的时候,你们却为一条一尺宽喇叭的牛仔裤痴迷时,那算不算一种叛逆;当大家都对工人的工作向往不已而你却坚定要考大学时算不算一种叛逆。家长们可能会说,我的选择是对的呀,至少现在看来是对的。那你为什么不可以给你的孩子一次机会,让他们证明自己的选择也有可能是对的。如果叛逆和不听话是一种莫大的罪名,那马云当初创业的举动怕是不仅有风险,还罪过。但是人生路漫漫,选择的结果需要时间来验证,选择对了皆大欢喜,选择错了也能更正,但是一旦背上父母嘴中的罪名,这个孩子所受到的打击和压力绝对大于他选择错了所要承担的后果,因为少有人能在内心的绝望和冲突中再去理性正视他的抉择,那时,恭喜亲爱的家长,你将收获一个真正叛逆的孩子。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