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就了魏璎珞

2018-09-05 12:03:07 松果小编
延禧攻略心理学分析之三:是什么造就了魏璎珞? 首先我用几个词形容一下魏璎珞。 勇往直前的勇气、机敏灵活的头脑、宽广博大的胸怀 这几个形容词和传统的清宫剧的女主角人物设定截然不同,之前清宫剧的女主角的人生目标是嫁给皇帝,让皇帝爱自己,最后生一个儿子当皇帝。女人一生的使命总结一下就是通过男人上位。 而魏璎珞从始至终并没有把男人或者爱情当成多大个事,更没有把生儿子夺皇位当多大个事,但是她但却获得了皇帝的宠爱,收获了爱情,亲情,事业,成为最大的人生赢家。这就让我们不禁想知道其中道理。 好了,废话少说,开始分析。是什么造就了魏璎珞的人格特点。 首先谈谈魏璎珞的心理动力。也就是她“勇往直前的勇气”。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心理动力,有的人为了钱,有的人为了权,有的人为了爱情,有的人为了成就,而魏璎珞之所以能够成为后来的令贵妃,也是因为她想要入宫查明姐姐的死因,以及后来二次入宫为皇后报仇,一直以来她最大的心理动力就是母爱。 魏璎珞一出生母亲就难产死了,父亲认为魏璎珞是个不祥之人,是扫把星。于是在深冬时节将在襁褓中的婴儿魏璎珞扔进了河里。后来是姐姐魏璎宁拼命喊着救命才将魏璎珞救了回来。姐姐一手把魏璎珞养大,可以说,姐姐既给了她生命,又养育她长大,是魏璎珞心理学上的母亲。心理学上的母亲不光指的生母,也可以是实际的养育者。孩子和母亲的情感是产生于从怀孕到产后的母婴互动中,如果一个人把孩子生下来就离开了,那她和孩子也很难产生紧密的情感链接。 魏璎珞的姐姐在宫中枉死,落得个不清白的名声,连祖坟都不能入,只能葬在乱葬岗。魏璎珞只身入宫,并且冒死调查姐姐的真正死因,她深深了解姐姐的为人,为的就是姐姐能够沉冤得雪,这一路都是对“母亲”的爱支撑着她前行。 后来魏璎珞遇到富察容音,富察皇后见到魏璎珞就如同看到年轻的自己,她多次保护魏璎珞,亲自教魏璎珞写字。魏璎珞对张嬷嬷说皇后对她非常好,还教她读书写字,看见皇后笑着总觉得是看见了姐姐。后来,皇后被暗算,腿部受伤,她不想拖累魏璎珞,要赶璎珞出宫,璎珞说她已经无家可回,父亲从小就抛弃了她,多亏了姐姐救了她,照顾她长大,皇后待她好,就像亲姐姐一样,璎珞要一辈子陪伴皇后娘娘。 就连皇帝把魏璎珞推到在床的时候,魏璎珞都能够巧言令色,让皇帝以为她贪慕虚荣,放弃了宠幸她的念头。多少女人梦想得到的皇帝的心,魏璎珞却丝毫不为东动,因为,她视富察皇后为“母亲”,自然不会和母亲争夺同一个男人。 当魏璎珞得知富察皇后的死另有隐情,她毅然再次入宫,策划了贺寿的祥瑞之像,博得了太后的欢心。他虽然被皇帝宠幸,却天天喝避子汤,因为,他接近皇帝并不是因为爱,也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替富察皇后报仇,自然不能给皇帝生孩子。 魏璎珞对姐姐和富察皇后的感情其实就是对母亲的情感。这两个女人是魏璎珞一生中感受到的最温暖的存在。“母亲”被人谋杀,也就激起了魏璎珞内心强烈的愤怒和复仇的愿望。只有复仇,让仇人偿命才能抵消她失去“母亲”的痛苦。她对母亲的爱就是推动她克服万难,成为令贵妃的心理动力。 说完了魏璎珞的心理动力,再讲讲魏璎珞能够走上皇贵妃宝座的实力。也就是她“机敏灵活的头脑” 其一:魏璎珞是包衣出身,身份低微,再加上被认为是不详之人,克死母亲,一出生就被父亲抛弃,虽然有姐姐把她养大,但是由此可见她的成长是非常艰难的。 父亲既然可以扔掉她,更是少不了给她各种冷眼,她从小就需要察言观色,取悦父亲,她要想办法让一个嫌弃她的人给她饭吃,这就让他学会了如何和男人相处,如何获取男人的喜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的聪明机敏就是在艰苦的生长环境中练就的。 其二:魏璎珞的姐姐魏璎宁能够违背父亲的意愿,将妹妹救回家,这说明她有勇气,有爱心。她还能够成为宫里最优秀的秀女,这又说明她既聪明又能够妥善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都体现出了她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可以说,魏璎宁本身就是一个智商情商双高的女人,作为魏璎珞心理学的母亲,魏璎珞从小就像“母亲”认同,内化了魏璎宁的情商和智商。 第三,魏璎珞从小被姐姐养育长大,但姐姐毕竟也是一个孩子,对魏璎珞不会有过多的管束。父亲由于嫌弃她也不重视她的教育,她从小就没读过书,她的童年可以说是无拘无束的童年。温尼科特说过,一个人的创造力是源于童年时期的“无拘无束”和“无责任感”,魏璎珞从小就是被放养长大,所以说话做事不拘小节,浑身透着机灵劲儿。她总能急中生智,化解了一个个的危机,还能别出心裁的讨皇上和太后的欢心,也就是因为她的本能较少被父母压抑,所以总是能够脑洞大开,创意无限。 最后,我们来说说魏璎珞“宽广博大的胸怀”。魏璎珞的正直和善良也是我们喜爱她的一大原因。从刚入宫的时候出手救吉祥,到后来帮助愉妃,袁春望,明玉,顺嫔,五阿哥,就连不相干的民间艺人,她都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以说她走到哪里,都会帮助身边的人。她的道德观念,也就是超我,也是通过对“母亲”的认同而来的。 魏璎宁能够违背父亲的意愿救下妹妹,并且一手把她养大,足见她的心地善良,任劳任怨。她曾经对妹妹说:“大家生存不易,你要尽自己所能,帮能帮的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不容易,还不忘帮助别人,可见魏璎宁是一个有着博爱精神的人。 富察皇后作为魏璎珞的理想化的“母亲”,身居后位,非但不排除异己,还多次保护其他妃嫔,是人心险恶的后宫之中唯一纯真善良的人,她的至纯至真温暖了后宫中的女人们,也包括魏璎珞这个出身可怜的“孩子”。 魏璎珞先是认同了姐姐的善良博爱,而后又在富察皇后的教导下有了更加宽广的胸怀。这才成就了后来嘉庆帝的生母令贵妃,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后。 说到这里,魏璎珞的勇气,智慧和善良也就分析完了。这部清宫剧一改以往清宫剧争宠的主线,塑造了一个真实,可爱又强大的女性角色,能够获得这么多的赞誉也正是符合了现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希望能够活的更加独立而精彩的心理诉求。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