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的四个原则
2018-08-17 14:26:16
松果小编
(一)精力管理的四个要素
精力的主要来源有四方面: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能量。
身体的精力主要表现为身体可以做出与力量,灵活性和恢复性相关的动作,可通过生活的规律等方式调节。
情感层面的精力主要表现为自信乐观、与人关系融洽等。主要是对自已的认知与接纳、与他人的亲密互动交往。
思想层面的精力即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创造力、专注力、现实的乐观主义和大脑的可塑性。
精神层面的精力主要表现为富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体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它是一个人最深层的价值观,有时甚至为了坚持信念而牺牲自我。
总之,想要全情投入,各层面的力量都不可或缺。
(二)钟摆式运动,周期性补充
过度使用都会导致精力下降,我们必须平衡精力,并进行周期性补充。
如果长时间持续工作或玩乐,中间没有适当休息的话,会让我们不堪重负甚至彻底崩溃。相反,如果整天无所事事会让人感觉无聊、萎靡不振、毫无激情、疾病缠身甚至过早走向死亡。
因此,要想精力充沛,就要学会有规律地消耗和补充精力——既要努力工作,也要放肆玩耍。理想的人生是既能在工作时全情投入,也懂得适当地忙里偷闲,享受生活。我们不要把生活看成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不停地持续往前赶;可以学着把生活分成一次次的短跑冲刺,在跑的时候全情投入,每阶段小目标达成后就从比赛状态中抽离出来,全面放松,补充精力,然后再投入新的征程。
(三)突破舒适区,提高承受力
“凡不能摧毁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强大。”——尼采
如果只是给肌肉施加一般的压力,力量根本得不到增强。要提高承受力,就必须强迫自己突破舒适区,然后在适应的过程中成长,我们要像运动员一样系统地训练自己。
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对身体有效,情感、思想和精神层面也可通过该训练方式达到增强承受力的训练效果。
从肌肉训练到移情沟通,从专注习惯的培养到负责、诚信等品格的养成,都具有垂要作用。
(四)养成习惯,做出改变
知道不如做到,做到不如习惯,习惯不如有效。改变绝非易事。主动的改变需要刻意的练习,这种努力常常难以持久。持久改变的关键是将改变固化成行为习惯。习惯一旦养成,便不需要刻意,每天可以像刷牙一样自动进行。
不要说我没精力,精力需要科学管理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