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面对孩子的哭闹该怎么办?

2018-07-18 10:02:04 松果小编
有位妈妈咨询我:女孩,5岁,以前有什么需求不满足的时候,就会大哭大闹。 看到孩子哭很不忍心,所以往往一哭闹就满足了她,现在孩子大了,说啥都不听,满足不了她就闹,我该怎么办?我该如何改掉孩子这个坏习惯? 很多妈妈和这位妈妈一样因为爱儿心切,不忍心孩子受一点点委屈,结果反而把孩子训练成“哭精”。  一般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0-1岁),每当一听到小孩子在哭,就抓紧跑过去,看看孩子有没有尿尿?有没有拉臭臭?有没有吃饱?有没有口渴? 如果都不是。父母习惯性的做法是:抱起小孩,拍着晃着,来回走动,然后呢喃细语:“宝宝乖,宝宝乖,宝宝哭,妈妈抱抱······ 这样做有没有问题? 没什么大问题,除了你从此之后必须抽出大量的精力来哄孩子之外,除了以后孩子会经常用哭来表达诉求之外······ 孩子很小的时候不会说话,如果想要人抱,他会怎样?        当然是--哭! 这一阶段(0-1岁)原则上我们建议有“哭必应”,但这个“应”并不是说支持你像上面一样,一哭就赶紧抱起来,晃悠着哄他。 而是说当孩子哭的时候你要走过去检查一下他生理上有没有什么需求(吃喝拉撒睡)? 是不是身体有不舒服?如果都不是,那就是孩子无聊了,想要人陪,这个时候你可以去摸摸他,逗逗他,和他说说话,放点音乐,甚至可以拿一个玩具给他,但是先不要着急把他抱起来。 一般情况上面的几项你还没进行完孩子已经不哭了。 如果还哭,这时你再抱他起来,让孩子的心脏靠着妈妈心脏的部位,轻轻的拍拍孩子的背。 说明一点孩子适度的哭会增加他的肺活量对身体的发育是有好处的,但也不能不管不顾让孩子自己在哪里哭上半小时一小时的。 孩子一岁之后,除了生理方面的原因,哭的原因就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些小孩,为了要买他想要的东西,他们会连滚带爬,在地上哭,父母怎样劝说,威吓打骂,都没有用。 父母先别抱怨,因为孩子变成这样,是父母惯的,是父母之过。  比如,为了阻止孩子哭,很多家长常用的方法就是“给甜头”, 最简单的就是你哭到我忍受不来时,就用食物(小时候用乳头)来塞孩子的嘴,反正你不能一边吃一边哭。 长大后用零食用玩具用手机用动画片等等,孩子平时想要而要不了的东西来给孩子“甜头”,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哭--甜头--哭-甜头。 就这样妈妈间接把孩子训练成“哭精”,因为他的过去一哭就能满足,所以想要满足自己的愿望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哭”。 那么该怎么训练孩子,怎么把孩子从哭中解脱出来呢? 分享我学习NLP时,教练讲的小案例,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曾经有个动物训练师的家族,有一次,全家动员出外旅行。在后座有个三岁的小孩子就坐在一位女孩(姐姐)的身旁。 小孩子在途中不停地哭,既不是饿,也不是尿尿也不是身体不适。从小就观察家人训练动物的女孩,深懂训练狗的原理,所以绝对不是用机械化的抱抱方法。 全家人在汽车内,假装没有任何太大的反应,因为他们正在耐心的等着婴儿一个行为的出现。 不管一个小孩子要哭泣多久,他们也会像NBA篮球比赛一样,是有“半场”的,哭久了也需停一下喘气。 女孩就趁小孩子停下喘气的剎那间,才摸一摸他的头,对他笑,将准备在手中的糖果,放在小孩子的嘴里,让他尝一尝味道。 他开始尝到甜味的时候,就充满好奇,不哭了,女孩就在这个时候收回糖果。不久,小孩子又继续哭泣。 大家又恢复冷漠,直到小孩子又停下喘气的剎那,才再摸一摸他的头,对他笑,将准备在手中的糖果,放在他的嘴里,让他尝一尝味道······ 如是者,不断重复,在十五分钟内,小孩子竟然渐渐的完全不哭了。 因为小孩子发现:我不哭的时候,有奖赏;而之前所描述的“自讨苦吃”妈妈的作法让小孩子觉得:我哭的时候,有奖赏。 前者是女孩成功的训练小孩子不哭;后者是妈妈的失败,甚至我们可以说后者是小孩子成功“训练”妈妈,因为他要糖果的话,只要一哭妈妈就很听话了。 希望智慧的父母能从故事里看明白些什么!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