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工作不是辩论,不是劝说,而是协助和启发

2018-05-31 03:34:38 松果小编
首先,我来跟大家讲一下,什么是心理辅导工作,和工作时容易产生的误区。 我们做心理辅导工作的主要原则是协助心理和情绪不良者解决心理问题。 “协助”一词说明,我们只是辅助,而真正做的是让被辅导者经过与我们交谈有所释放或有所启发而自己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做到不与被辅导者辨论,因为辩论的特点决定,最终结果是经过双方找大量论据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最后双方更加认为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如果你这样做了,那结果就是,你不但不会让对方有所改变,而会让对方更加固执。碰到这种情况下,你只能和被辅导者的谈话立刻结束,等你找到了关键点后,再择机进行辅导,或者你换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员给他辅导。 其次,我们的辅导工作也不是劝说。劝说在心理学上叫“态度转变”。这个工作是十分不好做的,一要求劝说者不能有别的目的。二是要求劝说者的立场至少是中立的。三是要求劝说者要有一定的威望。而这三点对我们来说,因为我们和被辅导者建立的关系往往不是很熟知。所以劝说一般是行不通的。况且,有好多时候,表面上被劝说者好像态度转变了,但是其实内心深处并没有改变。 因此,在心理辅导工作中,我们做的工作是协助和启发。只有让被辅导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自己想出了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我们工作的效果才是持久和有效的。 我们做的工作,其实是智者做的工作,是禅师做的工作。 下面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先听这个故事。 有一个青年人,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在社会上到处碰壁,于是,他就把他的烦恼讲给一个智者听。智者听后,没有言语,而是把他带到了一个海滩上。智者抓了一把沙,一撒,然后对青年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撒的沙子捡回来,青年人茫然了,这可怎么捡,沙滩上全是沙子,哪分的清,哪些沙子是你刚才撒的,智者不说话,然后又从口袋中拿出两个金币,并扔了出去,并让青年人捡回来。这次青年人很容易就做到了,智者问青年人说“你明白了吗?” 青年人思索良久,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了问题所在。于是他回家后发奋图强,终于有所成就。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企业家,产品陷入了停滞,工厂亏损,眼看都要倒闭了。整天愁眉苦脸,极度痛苦。有一天,他去拜访了一位禅师。他跟禅师讲了好长时间,禅师只是静静的听他倾诉,但并没有安慰他的意思。临近中午,禅师的徒弟要做饭了,端了一碗米过来问禅师中午是不要要做米饭吃。 禅师就对这位企业家说,大米有什么用? 这位企业家说,大米煮熟可以充饥。还有什么用呢? 禅师问到,还可以包成粽子, 企业家答道 ,还能有什么用呢,还可以做成米酒和做到汤圆。 这位禅师说到,同一碗大米做成米饭值多少钱,做成粽子值多钱,做成米酒和汤圆又值多钱。 这位企业家突然就明白了,一个产品滞销了,但是要是开发成其它新新产品不但价值提升了,销路不也打开了吗?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