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弟聊抑郁(二)

2018-05-18 06:15:20 松果小编
上一次聊抑郁过去几天了,很多朋友回馈想了解更多这方便的知识。我们继续: 1、无助感/无力感 这种反应与完全无法控制周围环境的无能感有关。一种低自我效能感,一种低外在控制感和/或一种被困住或被囚禁或被虐待的真实处境。 如塞利格曼试验中的狗:塞利格曼在在1967年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狗的这种绝望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被成为“习得性无助”。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2、无望/绝望感 这是一种信念:坚信任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结果,好像比赛已经失败了,且结果无法改变。这种反应可出现在人生的任何阶段,但可能在老年时期尤为普遍。 3、孤独感/孤立感/被忽略感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获得重要的他人的了解和重视。然而,在我们现代个人主义社会中,许多人陷入了困境。他们独自生活或没有亲密关系,与社会脱节且没有成就感。孤独在当今社会非常猖獗。 4、忧郁 这种深度的心理抑制,对外界或社会心理学的干预没有太大反应,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的。说话缓慢、不想起床、迷糊或扭曲的认知过程(类似妄想),这是一种完全的精神-生物-生理上的抑制。它体现了抑郁的“患病样”阶段。 5、神经质的/消极情感综合征 高度神经质(指对压力和消极情绪反应的敏感度)几乎没有抗压能力,这种神经质的抑郁的个体易焦虑、担忧、多虑、防备性强且追求完美。 6、痛苦/受伤/疾病 患有慢性疾病或长期病痛的生活很糟糕! 7、 个性因素 长期的人格冲突、情感处理问题、长期的人际关系冲突等等会引起对现实不满、将自我封闭的情绪。 8、 产后 从行为和激素两方面来说,生育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需经历巨大变动并承受很多压力。如果女性很脆弱,没有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又很难与自己的孩子和谐相处,就容易采取自我抑制的方式来应对。这通常会激发自我责备和自认为是一个坏母亲的内疚感,而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未完待续……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