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也不必感到内疚和羞耻

2018-05-16 13:06:50 松果小编
文 | 李雪 有人问,是不是要百分百满足孩子的欲望? 满足还是不满足孩子的欲望,取决于父母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那就轻松愉快地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那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花钱”。 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 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 有一个孩子想要一样东西,妈妈找各种理由拒绝,孩子直接问妈妈:“你为什么见不得我开心”。孩子经常能简单通透地看到本质。 父母若是对自己内心的匮乏感没有觉察,很可能会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自己小时候没得到过快乐顺畅,所以现在要跟孩子较劲,让孩子也处处拧巴。 王尔德 Oscar Wilde 说: - 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一点上,都显得出奇地吝啬。 就在他们或粗暴或和蔼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而这真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最终会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 不要评判孩子的欲望,讲一堆理由证明孩子不应该提这个要求,甚至自欺欺人地说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父母自己心虚,而附加一堆“道理”说辞,会干扰孩子的心智发育。 孩子需要什么,就是需要什么,这个需要可能在父母眼里根本不必要,但在孩子心里,那就是他想要的。无论父母买或不买,都请尊重孩子的欲望。 可以不满足,但不必评判欲望,孩子自己会形成欲望和实现之间的关联。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