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还在坚守不幸福的婚姻?

2018-05-03 21:39:48 松果小编
对大多数人来说,婚姻是一种让人富足而充实的经历。然而,我们都知道,有很多对婚姻非常不满的夫妇,却依旧待在一起。不快乐的爱人们并没有结束他们的关系,而是继续生活,这是有很多原因的。心理学家仍在努力理解为什么一些不幸福的夫妇会分手,而另一些人则坚持到底。   人际关系学科是由社会心理学家Harold Kelley和John Thibaut在半个多世纪前建立的相互依赖理论所引导的。根据这一理论,每个合伙人通过评估成本和收益来确定个人对关系的满意度。只要收益大于成本,人就会对关系感到满意。   例如,你的配偶可能会对你的时间金钱提出很多要求,但也会在满足你的需求方面做出很大的回报。或者你的伴侣给予的很少,但要求更少。相互依存理论预测,以上两种无论哪种情况,你都会感到满意。   只有当感知的付出成本超过了你对关系的态度的时候,你才会对你的关系感到不满。我们还需要记住,关系不是零和游戏。(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如果我只有苹果,你只有橙子,我的一个苹果对你的价值远远大于对我的价值,反之亦然。同样地,我们给予我们的伴侣他们想要的,作为交换,他们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协商这些交流,我们都应该感到我们已经获得了比我们所给予的更多的收获。 根据相互依存理论,关系满意度会导向承诺。更确切的说,双方在以下条件下会忠于婚姻:   1.他们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让他们觉       得得婚姻必须要能收获一定的价值。   2.  他们没有看到比当前关系更好的替代方案。   3   他们现在对婚姻感到满意。   对这种关系的满意度取决于对净效益的看法,但最近的研究人员开始强调个人标准的作用。例如,在现代西方文化中,我们希望我们的配偶成为我们的灵魂伴侣,灵敏地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希望我们的伴侣既是我们的爱人,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在一些其他的文化中,婚姻仍然是由父母安排的,他们主要被看作是利益纽带,而与心灵无关。 处于不正常关系的夫妻也可能会从一而终,因为他们的婚姻标准很低。例如,如果你在一个虐待和忽视的家庭中长大,你可能会认为所有的婚姻都是这样的。如果你的自尊心很低,你甚至会认为你应该受到你伴侣的虐待。 还有其他一些情况,夫妻对他们的关系确实不满意,但仍然坚持。解释这种情况对于当前的相互依存理论还是个问题。但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心理学家 Levi Baker和他的同事们提供了一些见解,帮助我们理解坚守在不快乐婚姻中的动机。 具体来说,贝克和他的同事们指出,即使是最好的婚姻也会有艰难的时期。职业变化,家庭成员的疾病,甚至是孩子的出生都会给婚姻带来压力,这大大降低了夫妻双方的关系满意度。然而,他们仍然致力于这一关系,决心要经受住这场风暴。 根据这些研究人员的说法,根据相互依存理论的预测,对婚姻的从一而终并不是基于当前对这种关系的满意程度。相反,它取决于未来伴侣期望的关系满意度。换句话说,伴侣们仍然忠于他们的婚姻,因为他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系的质量会得到改善。 以第一个孩子的出生为例。虽然这对父母双方来说都是一段快乐的时光,但这种积极的经验却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双方亲热行为减少,对时间和金钱需求的增加。但是,情侣们仍然忠于对方,不是因为他们现在对生活感到满意,而是因为他们相信以后的关系会更令人满意。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贝克和他的同事们发现,预期的未来满足感更能预测一段关系是否会持续下去,而不是当前的满意度。事实上,只有当双方都认为这段关系会继续令人满意时,当前的满足感才会导向彼此的承诺。换句话说,我们同爱人彼此厮守,因为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就这一观点而言,对当前的满意程度并不会导向对婚姻的承诺。相反,它表明的是关系是否存在问题。 这种不满意的感觉告诉你要在婚姻中投入更多的工作,而不是找到一种离开的方式。事实上,只要做点事情来改善你的关系,比如花更多的时间与对方相处以及寻求解决双方关系的良药,就能提高你对未来幸福婚姻的预期,从而增强你对婚姻的认可。 现在看来,对婚姻的坚守是建立在对未来幸福的期望上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毕竟,我们谈论的是长期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对婚姻的坚守是交易的一部分。如同以利益为纽带的朋友关系,当利益不在时,朋友的关系就会终止。但婚姻是我们承诺建立长期的关系,因为我们相信,长远来看,利终将大于弊。 将对未来幸福的预期考虑在内,而不仅仅是当前的满意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在不幸福的婚姻中生活,而另一些人则会从不幸婚姻中解放。 贝克和他的同事收集的数据似乎表明了以下趋势: 人们倾向于离开不幸福的婚姻 a)他们预期这种关系不会得到改善, (b)他们预期能找到更好的选择。 人们倾向于继续这段不幸福的婚姻 (a)他们预期这种关系会得到改善 (b)他们预期找不到更好的伴侣选择。(“a如果他不再喝酒,我们会很高兴。b谁还想要一个像我一样的老家庭主妇呢?”) 研究人员经常把“替代”作为其他潜在的浪漫伴侣。但也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一些人来说,独自生活的选择比他们经历的婚姻地狱要好。对另一些人来说,孤独的生活比死亡更糟糕——甚至比无爱的婚姻还要糟糕。     尽管社会的理想婚姻是作为灵魂伴侣的结合,但就养育家庭而言物质保障还是最基本的。因此,一些不幸福的夫妇为了孩子们而呆在一起。他们达成彼此不自在的协定,比如各自独立的卧室或银行账户,因为他们认为离婚的前景,把孩子划分到两个家庭中去,这样会更糟糕。 宗教对离婚的态度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我离开了不幸的婚姻,我的教会社区可能会避开我,我将失去我得到的唯一的社会支持。或者我会因为失败无法与自己生活在一起而感到内疚。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决定留下或离开的决定不是基于当前的境况,而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期。一旦人们清楚他们的婚姻不会幸福,人们就会对未来的前景进行重新评估。如果他们相信自己有更好的机会找到更好的伴侣,他们就会结束这段婚姻,重新开始。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更有可能离婚的原因:他们知道他们仍然拥有在婚配市场上有竞争的资本。但是,当人们无法预想一个更好的伴侣时,他们可能会留下来,尽力妥善处理这不尽人意的关系。这些夫妻找到了缓解婚姻冲突的方法,最终成为室友而不是灵魂伴侣。他们从彼此的关系中几乎得不到快乐,但他们也不期待。还有一些人,也许很多人,从友谊或其他活动中找到了足够的快乐。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