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没必要”
2018-04-10 12:46:02
松果小编
经常在一些场合听到人说,没必要想啦,没必要问啦。
一个人问了一个问题,就说你问这么多干什么,没必要问。
一个人说最近在想什么想的发愁,就说不要胡思乱想了。
一个人上课问怎样才能达到老师这样的能力,就说你干上40年自然明白了。
。。。。
但凡简单粗暴的回答说你没必要想,没必要问,没必要反思的人,不是自己回答不上来,就是懒的思考也懒的倾听的人。
任何的发问,其实都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对于提出问题的人来说。记得在一篇文章里,谈到犹太人为什么这么优秀,他们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很不同,孩子的妈妈接孩子放学后,问的不是今天考多少分,有没有回答老师问题,而是你今天提问了吗。他们以能提出难倒老师的问题为荣。这个民族是真正希望独立思考的民族。可是,我们有的人,却生怕提错了问题叫人尴尬,或者提错了问题出笑话。他们不敢面对回答不出的尴尬,更不会有回答不出反而欣赏对方提问勇气的心胸。还有的人,总觉得自己的脑袋比别人大,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什么好问的,但是如果你认真请他回答,他又支支吾吾的回答得并不自信。这些人听了别人一些话,或者知道了一些常识的皮毛,就以为自己懂得了全部,也就认为别人也该跟他一样。他们通常针对的是那些熟悉亲近的人,比如孩子了,老公/老婆了。他们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是真理,却不会想去了解亲近的人为何会提出这个问题,也不去反思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完整。
除了问出口的,在心里的任何反思,也是有价值的。正如发问一样,反思不见得对每个人都有价值——如教授博士科研人员那样作出对全人类在学科领域的贡献——但对反思的这个人本身是有价值的。有句话说得好,只要存在的,就有存在的价值。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是不会存在很久的。所以,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即使暂时给他带来的是痛苦,那也不是没有缘由的,那背后一定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没有显露。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没有想过,或者没有想的习惯,就因为看到表面的痛苦,就简单粗暴的否定了对方的思考,这是很自我的表现。长江之水泄洪了,你叫他不要流动,可能吗?除了给他增加更多的痛苦、令水灾能量更加泛滥还会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你给他建造一个很大的水库去安放那些水,那才是建设性的行为。更何况这水在一定条件下依然是灌溉农作物的必须之物。所以,叫人不要想了,只是一种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偷懒的应对动作。这动作如果带有一种不耐烦和轻视的情绪,则更是一种负面的能量,还不如什么也不要说。
为什么这些人回答不出问题,没有类似的感受或思考,就会振振有词地说没必要问,没必要想,却不会简单的回答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我也没有想过呢。似乎回答不出本身是个问题,而问题的责任要推给提问的人,才能够保全自己尴尬的面子。所以,这难道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还要扔上一块石头砸一下嘛。
所以,对于那些总是喜欢说“没必要问”,“没必要想”的,我想说,拜托,省省,闭上你的臭嘴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