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一大误区,是把伴侣当爸妈
2018-03-28 07:03:14
松果小编
婚姻里的一大误区,正在扼杀你的关系
婚姻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双方都成了对方原生家庭问题的投射板,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和父母之间的问题,复制到亲密关系中。
比方说:如果你的脾气本来就不好,小时候又常被脾气也不好的父母斥责,那么,你就会对伴侣的责备口气特别敏感,容不得对方一丝的口气不善。
于是,当对方说话有一点不耐烦或带有一点指责味道的时候,你就立刻反弹,久而久之,当初结婚前的浓情蜜意慢慢磨掉了,对方会觉得你怎么这么烦人,随便说你一句都要生气。而你会觉得,对方一开口,甚至不说什么具体的事情,只要听到他说话就开始反感了。
问题在哪?在你那颗玻璃心
如果你的伴侣偏偏是个比较硬、比较轴的人,不太会用开玩笑或轻松的方式和你沟通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你们的感情就会每况愈下。
如果小时候你的很多权利被剥夺,父母根本不考虑你的需求和立场,那么,你就会对伴侣不体贴或是不宽厚的行为特别敏感,总是有“被剥夺”的感觉。
于是,伴侣不体贴、不为你着想的种种行为,就会被你无止境地放大,作为一个攻击他的借口和武器,甚至会造成离婚的理由。
记得有一次我和前夫出去吃饭,在饭桌上我觉得冷,我告诉他:我好冷哦。他看我一眼,自顾自地和朋友说话,完全忽视我。后来回家的时候,我在他车上看到一件外套,这件事情让我很心寒,心里对他逐渐不满和疏远。可是有一次我说给一个朋友听的时候,他说,你是成人了,自己冷不冷为什么要别人帮你负责?
是哦!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把伴侣当成我们的父母,要为我们的衣食冷暖、喜怒哀乐扛起责任来?
这是婚姻中的一大误区,扼杀了多少良缘。
你的伴侣,可能成为你小时候的代罪羊
如果小时候父母对你控制非常严格,全方位把控你,长大以后,你会有害怕“被吞没”的恐惧,于是形成反依赖人格,不喜欢和伴侣太靠近,总觉得对亲密的感觉有说不出的恐惧和不对劲。即使伴侣的正常关心和问候,你都觉得对方在控制你。
于是,你会把小时候无法做到的事情做出来:回避、叛逆、反抗,就是要宣誓主权,老子是自由的,你少管我。
或许,你会对电玩、手游更有兴趣,当然,外面的女人/男人对你也更有吸引力。对方因为抓不住你,感觉你逐渐的在疏远他,他会更惊慌地想要靠近你、琢磨你、抓着你,恶性循环就开始了。
如果小时候父母对你挺好的,但都是完美主义者。你拿回家98分的考卷,他们会问你,“那两分到哪里去了?”对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穿着打扮,他们都要评头论足的干涉,最后就是:你对你自己看不顺眼,因为从小就没有被看顺眼过。
好了,结婚以后,你可怜的另一半就成了你的投射板。你对自己所有的不满意终于有一个出口了,有一个对象可以承接了。
于是,你看老婆披头散发的妩媚样子就不顺眼,扎起头发才舒服。
穿短裙很难看,长裙长裤才端庄。
老公吃饭的样子、剔牙的方式,坐姿、甚至走路的姿态,也都会遭到嫌弃。
这就是不折不扣的代罪羔羊,你成了小时候的父母,而伴侣成了小时候的你。
关系中感受最重要,道理是其次
这只是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我来说明一下它们的根源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大脑的发展,是逐步生成的:
先是爬虫类的脑,主管直觉反应;
然后是哺乳类的脑,主管情绪;
最后才有大脑皮质层,也就是掌管人类理性思考的新脑出现。
小时候,我们的旧脑就已经很发达了,在记录、观看、运作所有生活中的大大小小事件。理性的脑,是在我们长大之后才慢慢懂得和学习如何去运用的。
所以,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纠葛、创伤、未完成的事件、压抑的情绪,都是在旧脑里面。在应对外面不是很熟悉的人的时候,我们的新脑——理性脑,会运作的非常好,对大部分的人来说——除非你惹毛他了,那他会直接用旧脑反应。
当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双方熟悉到打嗝、放屁都可以不避讳的时候,只要不带着觉知和有意识的觉察,通常就是由旧脑在操控自己的惯常反应。
于是,你会不自觉地把对方当做是小时候的父母,移情、投射一堆东西到对方身上,浑然不觉是自己的错。我就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没有觉知的时候,看对方怎么样就是不对劲。当自己心态转变了以后,对方的行为就不再困扰我,不成问题了。
所以在POV愿景心理学中就说,我们需要在婚姻中看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有改进双方关系的机会。
我自己是认为,每次吵架的时候,谁先认输、认错,谁就是真正的赢家。也许你会说,明明对方无理,我这样是不是会宠坏了她?其实不会。重要的就是在争执的当下,你先缓下来,让大家气都消了,再来论理。
关系中,感受最重要,道理、对错绝对是其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