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有利于家庭融洽
2018-03-26 21:48:00
松果小编
家里的生活规律,也就是家规与父母的教养能力、儿童的适应能力、婚姻满意度等因素有关。研究还表明,这些规矩可以促进儿童语言的学习,学业的成绩,社交的能力,还可以增强与父母的感情联系。
下面所讲的,就是四条家庭规矩,也就是家规,在降低家庭内的权力争夺,缓解紧张的气氛,促进幽默、稳定而融洽的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有利作用。
1、生活规律带来孩子的合作
在家庭内设定生活规律,有利于降低孩子的被强迫感,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行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个时间点该做的事。有了这样的一个预期,将有助于他们建立一种掌控感,这将有助于降低他们的心理阻抗,变得更为合作,也更为独立。
建立生活规律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使用“当……的时候……我们怎么怎么做”的句式。比如说“当你穿好睡衣裤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床上一起读一本书。”
你可以这样为孩子设定心理预期:
当作业做完之后,我们可以看电视。
把校服穿好,才可以吃早餐。
周末出去玩之前要先把你的房间收拾好。
通过给孩子设立心理预期,将大大降低你和孩子之间的权力争斗。如果父母随意设定看电视的时间,不固定睡觉的时间,胡乱地用餐等等将会招来你和孩子之间的争吵和冲突。
2、规律将给生活带来安全感、舒适感
知道预期什么,什么时候预期,将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并能轻松地度过他们的日子。研究表明,规律的睡觉时间,会使孩子睡得更甜,睡得更长。每天同一时间的洗澡、亮同样的灯、唱同样的摇篮曲 ,给同样的奶嘴,这些规律的行为模式,将会使得小婴儿对每天的睡觉时间有所预期,从而使得他更容易入睡。同样道理,为学龄期的孩子设定每天放学后要做什么的规律、周末如何玩和学习的规律,会使孩子更为放松,更愿意与家长合作。
3、规律起到“稳定锚”和缓解压力的作用
生活规律带来的舒适性和可预见性就是一个“稳定锚”,有助于家长和孩子缓解压力,增强情绪稳定,降低紧张程度。规律还有助于在不熟悉或者艰苦的环境中安慰孩子。例如,你的孩子喜欢在睡前听你讲故事,如果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还是按照平时的规律,给他讲睡前故事,将有助于他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入睡。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这样的规律还有利于缓解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在医院,这些规律还有助于缓解孩子对打针,抽血的恐惧。
4、给规律添加仪式,使他们与甜蜜的回忆建立关联
给日常的生活规律,添加一些小仪式,会让他们变得更有力量。这些仪式可以与甜蜜,有趣,温暖等生活规律相连,给他们赋予特殊的含义,使他们成为“这就是我家的特殊标识,建立归属感,建立爱与联系。”
这些仪式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玩时的疯狂握手,在洗澡时唱某首特定歌曲,或者接孩子放学见面时相互挤眉弄眼,或者是只属于你们之间的接头暗号。可以是除了你的家人,其他人无法理解的密码,玩笑,甚至是玩某种游戏时的特殊规则。这一切你们家庭独有的仪式,将加强你与家人间的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