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少男少女如何交往?

2018-03-23 14:10:35 松果小编
青春期异性交往应该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可能都对异性交往产生过这样那样的困惑。比如说,有的同学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见了喜欢的异性会有脸红心跳的感觉,有的同学可能正相反,他见了异性就特别反感;有的同学对自己生理上的反应非常困惑、难为情,甚至有犯罪似的感觉;有的同学不知道该怎么与异性交往,应把握什么样的度;有的同学则非常不安:我是不是喜欢上她了?我是不是早恋了?万一被老师家长发现怎么办?我到底是该跟她保持现在的交往,还是更进一步,还是断绝关系?……产生这些心理困惑是很正常的。今天我就尽我所知,从心理学的角度跟大家交流一下这些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既然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先给大家谈谈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青春期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春期是一个更偏重于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个体的第二性征从开始发育到发育成熟的这一过程,在我国一般是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相当于心理学上的少年期和青年初期,也就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巨大变化,人们对这一时候有很多称谓,形象地概括出了青春期的特点。比如说:过渡期、发展期、心理断乳期、反抗期、动荡期、危险期等等。 二、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 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渐进的,其特点是从朦胧走向明朗,从简单走向具体,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对每个人来说,其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 (1)异性疏远期 青春期开始的头一两年,随着性生理发育的显著变化,两性差异日益明显。性激素的分泌,又引起了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和特殊的心理体验。同学们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特殊关系。但是,对这种萌发的性意识,他们感到不能理解,进而感到不安,惊慌失措。男生女之间开始出现三八线,与异性接触时会感到难为情、腼腆、羞涩,甚至对异性感到厌恶,出现男女互相排斥各自独立的现象。所以这一时期也叫做异性疏远期。但是表面上的疏远其实掩盖不了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好奇。比如,在体育比赛时,女生往往乐于围观男生的活动,充当热心的观众,男生也希望有女生关注自己,为自己助威呐喊。这种心理往往使他们乐于表现自己,喜欢出风头。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一方面对异性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又费尽心思表现自己,以赢得他们的注意。 这一时期也会带来一些困惑和麻烦。比如有学生很苦恼,他们只不过跟男生多说了两句话而已,结果被同学们传得纷纷纭纭,某某和某某怎么了等等,甚至传到了其他班,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引起很多误解和麻烦,自己感到非常委屈。其实,这些都是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出现这些谣言和想法一是因为我们对异性交往太过关注和好奇,二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不够了解。所以特别请同学正视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不要做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以免伤害同学,给我们的健康成长带来阴影。被人误解的同学也千万不要消沉,产生对友谊的怀疑和不信任,因为这是我们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所致,同学都不是有心的。千万不要因为别人说我与某某好了,我干脆与他好得了,这不是恋爱,只是一种小孩子的赌气,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2)异性接近期     在青春期的中期,在性生理和性心理迅速发育的情况下,青少年开始对性产生好奇心。他们逐渐摆脱性心理的闭锁状态,希望接触异性,了解异性,爱慕异性,逐渐进入接近异性期。也叫爱慕期。在这一时期,情感上出现了相互吸引,男女生之间愿意相互接近,相互怀有好感,愿意在一起学习、研究功课和讨论问题。此时,女生的友谊圈子开始扩大到异性朋友。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会产生相当丰富的情感体验,女生会表现得腼腆、含蓄,并注意自己的外貌仪表和衣饰打扮,追求美,希望异性注意自己。但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希望相互了解,因为这样可以得到男生的有力帮助,并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男生则会故意显露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以取得女孩的称赞。     处在这一时期的部分少男少女在与异性的接触中,常常会产生非常朦胧、浪漫、不切实际的期望与幻想,甚至会编织情节、结果等等,特别是女生有的时候会被自己的幻想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它称为白日梦。但这种对异性的好感常常是非常广泛的,一般并不会将情感长期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对象身上。比如,他可以是才华出众、文体有专长的的异性同学,也可以是年轻、帅气、才华横溢的异性教师,或者是电影明星、体育明星等。其实,这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幻想,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喜悦,并不是“爱”上谁了。大话西游里有一句话就可以非常形象地说明这种白日梦:“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乘着七色云彩来迎娶我。”我们需要这种幻想,许多文学作品其实就是白日梦的产物。但千万不要以为我们会爱上自己的幻想对象,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原型,让我们借此编织自己关于“白马王子”、“梦中情人”的梦而已。 (3)初恋期 这个时期是青春后期,是从青春期进入青年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比青春中期更为成熟,对异性的爱慕和追求也趋向专一化,故称为初恋期。 青春期的初恋只是爱情的萌芽,并不是成熟的爱情,没有深刻和丰富的社会内容,只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的爱,幼稚的脆弱的爱,盲目的冲动的爱。青春期的爱慕是内心隐蔽的纯情,是酝酿在心中的秘密,纯洁如白玉,透明似水晶。就如诗里所说的那样:“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但是,初恋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应该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它并不是像我们经常向往的那样:“如果有来生就让我们做对小小老鼠,笨笨的相爱,呆呆的过日子,纯纯的依偎,傻傻的在一起。”不管是小老鼠还是公主王子,都是童话里的故事。真正的爱情是和婚姻、家庭、道德、责任分不开的;但是初恋双方的肩膀往往过于稚嫩,承担不起这些,因此,他们的爱情常常夭折,并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如悔恨、迷茫、怀疑、失学、否定、犯罪。 所以,初恋其实只是白日梦的延续。不同的是,这次我们把自己的白日梦固定在一个人的身上,希望他成为自己童话中的王子或者公主。但是他仍然是一个被我们的梦想的光环笼罩着的王子,而不是现实的人。一旦光环淡去、玻璃鞋打碎,一个被我们精心呵护的梦就会碎裂,巨大的伤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与其说我们爱上了某一个人,不如说我们爱上了自己的梦)。 刚才花了很多时间探讨了青春期的性意识的发展。现在回到“早恋”的话题上。 在我这篇讲稿上,所有的“早恋”都是加引号的,因为我并不认同这种叫法。正像歌德所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对待它,将它控制在好感阶段,那对我们的成长不仅是无害的而且是有益的。健康的异性交往不仅是我们获得知识、技能、社交技巧的途径,而且能给我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因为青春期是一个“心理断乳期”,我们需要摆脱对家人、对权威的依赖,培养自己的独立性,是一个尝试着独立思考人生、宇宙、生命等重大命题的时期,这就注定青春既是美丽的,也是孤独的。在中学生的诗歌里,充满了“孤独、爱、孤傲”等字眼,还有一些像河床啊、天空啊、宇宙啊、生命啊、屈原啊、项羽啊这些意象,这些集中体现了他们的清高、孤独、没有归属感。 所以,我们自己的很多行为并不是“早恋”,只是性生理和性心理成熟的表现。见了自己喜欢的男生有脸红心跳的感觉,那不是早恋;总是渴望见到某一个人、喜欢和他在一起也不是早恋;做梦梦见了哪一位女生也不是你爱上她了;有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误解了自己的感情。 三、青春期的性冲动   在青春期,由于激素分泌旺盛,会产生强烈的性冲动。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是人的一种动物本能。希望大家能正确看待。所以我们完成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将这种能量释放出去,比如说打球、跑步、专注学习等。 四、如何调适自己的情感 1、请你选择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否) A.  我把这种感情放在心底里,也许我以后会改变主意的。 B.  我要像彬一样去问个明白,不管后果怎么样。 C.  我把它记在日记里,在日记里进行对话。若干年后可能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D.  我告诉我的好朋友,请他们帮助我…… E.  我以小说的形式写下来,如果能发表,不仅提高我的写作能力,还能引起对方的注意,甚至赞赏。 F.  我努力学习,成为一个优秀人物,将来会有人欣赏、喜欢我的。 2、如何应付来自同学的“爱情” 在这儿我将“爱情”加了引号。因为大多数同学的所谓爱情仅仅是友谊而已。对异性发给你的这个信号,你会如何应对呢? A.  不理他(她)。 B.   告诉他(她),你并不喜欢她(他)。 C.   告诉父母,请他们帮助解决。 D.   告诉他(她),如果他真的喜欢,请他等到毕业后,考入大学再来考虑。因为爱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E.  如果以方带有恶意的攻击要寻找家长或老师的帮助。 3、学会与异性交往。 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欲望。男女同学之间应当自然地、坦率地、友好地进行正常交往,满足对异性的需要,但在异性交往方面应多参加集体活动,避免一对一的过度接触。 不与作风不正派的人交朋友。 不迷恋色情文学和影视录像,更不能受性挑逗性的作品影响。 同学之间相处做到落落大方,对异性不谈挑逗性的话题。 既要珍惜友谊,又要在发现择友不当时,勇于及时停止交往,既要重友情,又要珍惜少男少女的纯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会拒绝 4、学会欣赏异性。 你的人生之路才刚走几步,在这几步中你可能发现了你喜爱的鲜花(注意这朵花还没开放),于是你说:“你就是世界上最美的鲜花,你是我的唯一,我的生命里只有你,如果失去你,我也跟着死!”我奉劝你,且慢急着说出这种绝对的话来。 你最好走得再远些,到更多的花园看看—最好,是去世界各地的大森林里看看,逛了一大圈之后,你再做出选择不迟。 目前我们最好学习些花的知识,思考些花的问题,假如你心急火燎地抱了一棵美丽的鲜花回家,却不懂得怎么养育它——你不知道它的生长规律,你不知道它需要什么营养,甚至你连栽在哪儿都不知道,结果害得它很快地生病甚至是夭折,你怎么对得起它。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因而这朵还没开的花最需要的是放在花园里让得慢慢绽放。学会欣赏它,爱护它,而不是采摘它。到了你能为自己,为他人负责,能养起这美丽的鲜花时,你再来连花盆一起带回家。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