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教你一生不再生气

2018-03-11 20:00:23 松果小编
这个世界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今天生气的事情,明天可能就没有了;过去生气的事情,现在早就想不起来了。想一想,当年很大的气,现在再想起来,永远不会像当年那么折磨自己让自己生气。人间一切要想通,都是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变幻无常。在无常的世界中,要找出真我,放开胸怀,想想就要想明白,才能在烦恼的世界中找到快乐的自我本性。 生气1小时=熬夜6小时,所以啊,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为不值得的人生气,不为不值得的事失眠,既然活着就好好活着,生活很累,别让心灵再累;生命不长,别让自己硬扛。 人间有时候就是要半梦半醒,有时候就是要不明白,好的事情要全部明白,不好的事情就不要去明白。你明白了坏事情后,就给你造成了伤害;你明白了好事情,就给你带来了快乐。你到底是喜欢快乐还是伤害呢? 一个故事,教你一生不再生气 有一日,有一个人来拜访孔子,正好有一弟子在打扫院子。 来人问:你是孔子的什么人? 孔子弟子自豪地说:我是孔子弟子呀。 这人又问:那你能不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呢? “当然可以” “那么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孔子弟子哈哈大笑:“当然是四季。” “是三季。”这人肯定的说。 两人为这个问题真挚起来,最后,那个人说:“我们来个约定: 如果一年有三季,你就给我磕三头;如果一年有四季,我就给你磕三头。” 孔子弟子一听也很高兴,这时孔子走了出来,来人忙问孔子:“一年有几季?” 孔子答:“三季”。 弟子不情愿的给来人磕了三头。来人走后,弟子问孔子:“一年怎么回是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来的人浑身绿色,是蚱蜢吗?蚱蜢春生秋死,他怎么能知道一年有四季呢?你跟蚱蜢有什么计较的呢?磕三个头吃点亏算了。” 记住这个故事,别考究是真、是假,对我们都非常管用。 因为:只要你会用,你可以多活十年! 很多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变得很开心:以前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会生气,现在不会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三季人坚持自己的“真理”,是因为他们没有见到证明他们错误的事实,因而,你生气就是对不起自己。 【故事告诉我们】 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 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 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对任何人、任何事,当你要发脾气时,当你情绪很不稳定时,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 当想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内心豁然开朗,我们祖先伏羲在七千年前就已经想明白的事情,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年前又做了阐述,现在的我们仍旧要为一些琐事一争高下,丑态百出,真是贻笑大方呀! 不要攀缘,随顺自然, 不生气就没有任何损失, 减少一份对自己的伤害, 才能增加一份自己的快乐 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绝不去恨人。 一个人的性格好,他的命就好。 一个人的性格整天嫉妒人 家、恨人家,整天难过,他的命就不会好, 他就活的不自 在、不舒服。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