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心理视角下的川普
2018-03-11 12:37:51
松果小编
我通常不会去对公众人物做心理分析。
但对于川普,我看到的是一个经典的教科书式的案例:
我希望可以通过将川普的动机解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局势的走向。
有很多种方法来定义川普的程序:
有些心理治疗师会使用“自恋”来定义它。
“哦!看川普是多么一个浮夸的自恋狂!”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确切的描述。
原因之一,是它急于划清“我们”和“他”的界限,但本质上,我们都是自恋的,只是程度不同。川普的自恋,虽然是一个严重夸大的版本,但它仍是深藏我们内心深处的自恋变化版。
原因之二,它没有从实质上解释任何东西。川普显然有着极端的自恋倾向(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和权利感)。说他非常自恋,这只是对他自恋行为的一种描述:并不是揭露。
因此,我觉得我们需要做更深入的探究,去发现他行为背后的潜在动机。
在我看来,川普的动力来自这一件事:对荣耀的追寻。
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这个动机衍生出来的,而一旦当我们完全理解他基本动机是什么,所有的一切也都变得可预测了。
有很多原因会导致一个孩子无法发展出真正的自信、自我无法发展出真正的归属感。
——这可能由父母的苛待造成,也可能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使人感到缺乏安全感或没有价值。
“感觉自己处于底部——孤立无援且处于一种敌意的状态——他就只能发展出一种迫切的‘需要通过抬升自己来超越他人’的冲动。”
随着“自我异化(alienationfromself)”的不断增强,他的真实感受与看法渐渐退居幕后,而他稳定的自我意识开始升华。
在这样的处境里,他用理想化的自己来换取真实的自己,从而赋予他“无限的权力与尊贵——“他成为一个英雄、天才、至高无上的爱人、圣人、甚至是神。”
如果他无法找到一个方法来满足这些在童年时未满足的需求,他就会铤而走险地将他的自我意识完全融合在理想化的形象里——
“这个理想化的自己对他来说,会越来越真实,这并不是因为理想化的自己更具有吸引力,而是因为理想化的自己能够满足他所有的需求……这个理想化的自己渐渐就变成了他看自己的视角,以及他衡量自己的标杆。”
对他的那些难以忍受的情绪——焦虑、不安和疏离异化,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于是他会攀附在这个方法上,以此来获得他想要的生活。
然而,在他选择逃避那些不愉快的情绪的同时,他也错失了成长的机会:“由于他主要的目标是追寻荣耀,他就会对过程中的学习、实践或累积不感兴趣,甚至可能会蔑视这些过程中的点滴。他不想要爬山,他只想站在山顶。”
“这个理想化的自己对他来说,会越来越真实,这并不是因为理想化的自己更具有吸引力,而是因为理想化的自己能够满足他所有的需求……这个理想化的自己渐渐就变成了他看自己的视角,以及他衡量自己的标杆。”
对他的那些难以忍受的情绪——焦虑、不安和疏离异化,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于是他会攀附在这个方法上,以此来获得他想要的生活。
然而,在他选择逃避那些不愉快的情绪的同时,他也错失了成长的机会:“由于他主要的目标是追寻荣耀,他就会对过程中的学习、实践或累积不感兴趣,甚至可能会蔑视这些过程中的点滴。他不想要爬山,他只想站在山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