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心理咨询师、治疗师
2017-12-11 22:26:20
松果小编
1977年,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家玛丽·史密斯和吉恩·格拉斯研究了各种心理咨询、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他们选定了375项检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效果的研究,采用格拉斯发明的元分析统计技术,评估了精神分析、系统脱敏法、交互分析法、行为矫正法、理性情绪、冲击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结论:1、心理治疗是有效的;2、不同类型的心理治疗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是可以忽略的,认为一种心理治疗绝对比另一种优越是不恰当的;3、有关心理治疗治疗效果的知识和信息还太少,因为这些信息在媒体中的传播还远远不够。
这项研究在心理学的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它将人们不再坠入试图证明某种具体疗法最为优越的迷雾之中,而是把焦点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帮助那些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们。
为什么解析这个研究呢?是因为我对中国目前心理学界的一些担忧导致的。
实事求是的讲,2017年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从业者来讲,这个职业除了名声高大上之外,实际上很难为从业者有尊严生活提供稳定的收入。所以许多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想从业的心理咨询师,被圈进了无休止的疗愈、成长、培训的无底洞中,不断地投入,却没有办法收入。心理咨询又是一个相对来说见效比较慢的过程,过大的投入意味着心理咨询师希望能在咨询中得到更多的回报,在求助者有限、还没有被市场充分认可的情况下,过高抬价,陷入无修止的向下循环。
这个研究也切实的告诉我们,一些心理咨询师将某种疗法神奇化是别有用心的。比如国内比较推崇的心理动力学,它是伟大的佛罗伊德在物理学和达尔文进化论等理论启发下、结合一些案例和自己的认知形成的天才设想,不能被证伪,也没有被科学实验所证实。在美国,心理治疗师使用心理动力取向只有约四分之一(数据来自《心理学导论》韦恩·韦登著)。
所以选择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并不是价钱越高、或者把心理咨询、治疗说的越玄乎越好。只要心理咨询师能做到真诚、尊重、无条件积极接纳、具有稳定的人格,都会产生较好的咨询、治疗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