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找对象一样,好好找个心理咨询师
2017-11-28 19:57:24
松果小编
早些年,刚刚学习心理学的时候,身边朋友听到说我学心理学,就让猜猜心里是怎么想的?让我欲哭无泪……
那究竟什么是心理咨询和什么是心理咨询师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的技术帮助来访者了解、接纳、发展自己的过程,帮助来访者化解这些不健康的心境,找到自己行为的根源,解决问题,让他们的生活回到正轨。
心理咨询时,来访者自身才是主体。
尽管心理咨询师有能力用理论来搞清楚来访者的困难,而且他们也拥有许多技术可以用来揭示和克服来访者的这些困难,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仍旧是作为一个人来传达这些理论和技术的。也就是说心理咨询的基本工具就是心理咨询师本人。
咨询师提供一种环境和向导的作用,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觉察与分析,让来访者自己意识到问题症结所在,同时咨询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来访者自身的特点,帮助来访者一起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咨询导论》中提到,心理咨询的目的是灵活运用各种咨询方法,让来访者在“治疗关系”中,能够探索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中最好的方面。
所以选择心理咨询师,就成为一个慎重的过程。选对咨询师,对来访者来说是事半功倍的。有来访者笑称“有时觉得,找心理咨询师就跟找对象似的”。因为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和咨询师也讲究一个匹配,如果是匹配好了对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以及对来访者问题的解决都能有非常大的帮助。
目前心理咨询市场鱼龙混杂,咨询师的水平和收费都参差不齐。
那么,什么样的咨询师才是最符合自己的咨询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核一个咨询师。
你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吗?
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咨询,是成长。有效的咨询,可以在咨询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越来越完善,社会功能越来越适应,而接受咨询的过程其实是充满艰辛与痛苦的。
之所以说成长的过程很痛苦,是因为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我们一些旧的防御模式会被打破,然后重新学习建立新的防御,在意识到旧防御的不适应和新的防御建设起来之前,我们会处在一种悬空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让人非常害怕和不舒服的,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帮助来访者安全的度过这个过程,并建立起积极有效的防御形态。所以我们说心咨询不是为了舒服,而是为了成长。
如果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所感觉到的仅仅是关系上的安全,情感上的被满足,而在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甚至在咨询过程中感觉自己越来越虚弱,好象自己离开那个咨询师就没法活的话,除了要考虑那是不是激活了自己的依恋模式外,更要考虑这个咨询师是不是还没有能力带领你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
咨询师能发现故事背后的根源性问题吗?
当来到咨询室里,会给咨询师讲很多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都会有潜在的功能和联系,一个成熟的咨询师,是有能力透过这些故事,去发掘故事所传递的潜在信息。而一个不成熟的咨询师,因为动力性理解的能力不足,所以往往会在工作中与来访者的讨论只停留在故事层面上。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来访者的故事是表象,故事中所传递出的来访者深层次的原因更重要。能够对故事的内容理解,是咨询师进行的第一步。更进一步是剖析故事的象征意义,找到象征中的关系,一个有能力不断帮来访者解读这些信息的咨询师,才是值得信任的。
咨询师能保护好咨询设置吗?
(咨询设置,即咨询师与来访者都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咨询设置就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参考范本,当咨询的过程全部在咨询设置内进行时,设置是不容易被人感受到的。设计就像是咨询关系中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的存在,会打破双方融合的幻想,进而形成一个三角关系,如果来访者企图打破这个三角关系,咨询师必须有坚定的意志保护好咨询设置,与此同时,来访者企图打破的这个行为,也会暴露出来访者的一些问题,合格的咨询师会善于利用这次来访者的突破,来帮助他。
保护设置,是咨询师的责任,同时在这段关系中,咨询师也需要避免被利用移情让来访者在咨询外帮助咨询师自己完成一些私事。这种情况很可能会违背咨询伦理,让来访者成为一个不对等关系中的被剥削者,对来访者是一种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中立态度。
咨询师更像个科学家或者哲学家,试图挑战来访者原本坚持的基本的、机能失调的信念和图示。
选择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不仅是帮助自己解决生活的困难,更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大家都能遇见最适合自己的咨询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