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催眠纪实档案1:我内心经常恐惧不安,怎么办?

2017-11-23 22:52:28 松果小编
(催眠纪实档案是二月(国际催眠师)的原创系列文章,这个系列的每一篇都是在经得来访者同意,根据我当时的催眠笔录整理而成,内容完全真实,来访者的述说也完全援用来访者本人的语言,保留原汁原味。为保护来访者隐私,来访者的身份辨认信息都已作处理,请勿对号入座。) “我之前咨询过,我的问题是经常内心不安紧张恐惧。请问需要催眠是吗?”我在松果倾诉上收到一条文字信息。 尽管不知道对方的姓名,年龄和性别,根据以往的催眠经验,我知道这种情况,只要来访者配合我,催眠就可以帮到。 于是我回复:“嗯,催眠可以治愈内心不安紧张恐惧”。 简单的几句文字对话后,对方就主动下单语音通话套餐,约时间催眠,后来才知道,她做这个决定已经想了好一段时间,之前也找我问了几次关于催眠的一些问题,感觉比较好才慎重做了这个决定。 接通语音电话后,一个很好听,但有点压抑的女声传来:“老师,你好”,简单打招呼后,我了解到她叫姗姗(化名),22岁,在一个做手足癣,灰指甲治疗的店里做治疗师。 “心情好的时候还可以,心情不好或适中时就害怕不安,一个人呆着,不想讲话。别人跟我讲话,会有一种被质问的感觉。多少年都一直有这种情况。从记事起就这样。” “别人对我凶的时候,我是惧怕的,尤其是遇到刁钻的客户会心跳加速,有话说不出。自尊心很强,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那种。刻意去满足别人的要求,自己心里很累。” “小时候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外公外婆对我比较宠。5、6岁回爸妈身边,妈妈很强势,重男轻女,声音洪亮,有点怕她。爸爸一年四季都在外打工,小时候爸爸对我很宠爱,有求必应那种。”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给予了姗姗一定的共情,但没有做过多的分析判断,而是保持中立,让来访者的在催眠中有自然纯碎的呈现。催眠开始后,引导过程中,我听到她突然呼吸加重,她跟我说体会到一种害怕的感觉了,我知道她进入状态了,就着她的情绪,我引导她开始回溯。 以下是姗姗在这次催眠中回到的场景以及她的叙述: 1、18岁那年的一个白天,在家里,那是第一次和我爸爸吵架,我跟爸爸说我不想做这份工作,想学别的东西,爸爸不允许:“你的工作是哥嫂给你安排的。你不够专一,要学历没学历,要本事没本事。”我当时很生气,跟他说”我就是要去学,就要,就要。”我们吵得很凶,因为我爸从来没有对我大吼大叫过,我很伤心,一时脑热,跟他对吵。 其实我爸很爱我,比较了解我,只是不善于表达,脾气不太好,喜欢跟我讲道理。我能理解他的感受,我知道是出于爱,只是方式不对。 2、那是一个白天,在室内,大家在一起,有妈妈,外公外婆,两个姨妈,她们在唠家常,我内心有点不安的感觉,童年时,妈妈每个月都会带我去外公外婆家,每次去都是不安,恐惧,妈妈会对外公外婆她们说我不好,果然,没过多久,我妈又跟我外公外婆说我不叫她妈妈,总是闷在房间,像个哑巴。我心里很难受,我希望在外公外婆那里保持好的印象,妈妈偏要每次都说我不好。 3、白天,室外,自己一个人,当时整个人有点发烧,一开始感觉到自己不舒服,因为妈妈之前带我去看病时,老说我跟病秧子一样,所以我生病了不敢跟妈妈讲,特别难受,走出门外,想跟妈妈说,妈妈在邻居家聊天。来叫我一起去上学的同学摸了额头,你是不是感冒发烧了。妈妈则是一脸特别不屑的表情:“我就知道你生病,但是你不说,我看你忍到什么时候。”我当时特别委屈,很憋屈,说又说不出口。 4、白天,室外,自己在外婆家,也是我妈妈,外公外婆,我哥还有姨妈,我哥要先骑电动车回去,我想讨妈妈欢心,想多说话,就跟哥哥说:“哥,你路上慢一点,不要骑到沟里去了。”妈妈骂我:“死妮子,会不会讲话,不会讲话就别讲。”(ps:到这里,来访者终于压抑不住情绪,哭出声音来,边哭边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了,作为催眠师的我既心疼也开心,因为我知道她哭出来就离疗愈不远了。) “为什么我不管怎么做,都得不到她的青睐?心里特别委屈,可是在学校就经常受同学欺负,老师也不会帮助我,在家里还要受她的语言暴力?”来访者边哭边说,之前压抑累积的情绪得到释放。 5、白天,室内,和妈妈,还有外公外婆,当时好像是我的错,哥哥比我大7岁,出去打工比较早,把零钱放在一个盒子里,我拿他零钱买吃的用的,妈妈发现后,没有跟我讲,而是直接跟外公外婆讲,当着外公外婆的面,质问我哥的钱是不是我拿的,我外公外婆替我打圆场,我当时心里特别愧疚,自己撒谎了。 6、5、6岁时的一个晚上,刚回家没多久,清晰地记得我回我自己家的样子,当时是大伯来接我,我特别的悲伤,还记得外公外婆送我回家的场景。当时我爸在外工作,我妈自己种地,需要将小麦搅碎。那天晚上就想把我哄睡着。当时就好像朦朦胧胧中睡着了,她走的时候我没叫她,完全清醒后,就是一个人在家,特别恐惧,特别害怕。因为妈妈是在外面锁上门,就在门内喊妈妈,外公外婆,没人理解,没人回应,特别无助,我很害怕黑暗,害怕一个人,就觉得黑暗里有一些什么东西,这个可能跟外婆哄我睡觉的方式有关。 将这些影响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都处理好后,再引导她跟妈妈对话,她对妈妈说出了想说但一直不敢说的话,她边说边哭:“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 妈妈回答:“自己的孩子谁不爱啊?看你不太爱讲话,想跟你沟通,情急之下,就容易发火。”她发现妈妈严厉背后,是想跟她建立连接却无助的那种感受,里面有隔代抚养带来的疏离感,不仅仅是她有,妈妈也有,妈妈理想的女儿也是乖巧,活泼,可爱,而她由于刚开始不适应,是一个隔离封闭的状态,也让妈妈觉得她不是她心里期待的女儿。她能理解并原谅妈妈了。 在第二次催眠时,在引导下,她想起了很多件可以感受到妈妈爱她的事情,发现妈妈对她的爱是深沉的,只是因为妈妈不会表达,没有以她期待的方式表达。发现求而不得的爱原来一直都在身边,只是被自己选择性忽略了。 催眠后:她做完第一次催眠后,第二天就在松果倾诉上给我发文字消息:“老师,通过昨天的催眠我觉得我的内心平静放松了好多,好久没有感觉到这么快乐。实在不相信困扰我这么多年的问题怎么一下子就解决了,谢谢老师,真的很开心。” 催眠的快速效果就是如此快,如此好到让人不敢置信,其实懂得催眠的原理就理解了。 之前来访者因为成长经历中经历了很多不愉快事情,这些事情虽然平时遗忘了,但是带来的情绪因无法面对,就压抑到潜意识里了,像是在黑暗中形成了一个炸弹,遇到刺激就会爆发,她的生活就一直受潜意识力量的控制,背负着这么多“情绪垃圾”,人肯定会难受,现在通过催眠释放清理掉,内在有空间,自然就很轻松很舒服,也就有了力量和安全感。 同时催眠中来访者在释放掉情绪后,会恢复理性认知,会改变之前局限的偏差认知和信念,以成长的观点看到事件的更多背景,看到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看清事情的真相,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到事件中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负面情绪,看到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 第二次催眠时她反馈:“这段时间都很充实快乐,虽然现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达到游刃有余,但是遇到问题能够冷静地处理和应对,不再像之前那样一遇到问题就陷入负面情绪,现在能保持镇定,感觉内心踏实了很多。” 她一再感谢我,说:“老师,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这份恩情了”。 我说:“其实你最应该感谢的是你自己,是你想改变了,才能找到我,我才有机会帮助你。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其实不是我厉害,也不是催眠术厉害,最厉害的是你自己的智慧,我只是辅助你,让你连接到你自己内在的资源和力量。” 后面当我准备写这篇文章时,我发消息征询她的意见:“你愿意把你的情况分析给跟你一样也需要催眠的人么?”她爽快答应:“可以的,老师,只要是能帮助到别人,我愿意。”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