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奚梦瑶的维密秀惊天一摔,漫谈成功焦虑症
2017-11-23 08:55:06
松果小编
11月20日晚上,举世瞩目的维秘秀在上海举行,全世界最完美的大长腿聚集在上海
然而T台秀还没落幕,奚梦瑶的惊天一摔惊呆所有人,接下来微博一如既往的炸了!
有安慰、同情、质疑、担忧,还有预言维秘会垮台的,各种口水横飞!
作为一条心理狗,看完前方发来的现场视频,我脑海里首先闪现出人类的共同命运:俄底浦斯冲突之——成功与成功背后的惩罚
会让我脑洞这么一闪,是因为这个事件中的几个点很值得琢磨:
1、事件影响足够巨大,后果可能比较严重。
维密秀是广为人知的世界顶级T台秀,影响力巨大,每年都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这些年奚梦瑶在国内综艺节目出镜率提高,“维密天使”是她最大的招牌,这一跤无疑是把自己这个桂冠狠狠地往地上一砸(有没有砸坏不知道)。
维密秀从选拔到走秀是出了名的严格,此前奚梦瑶曾在综艺节目中说到从来没在维密秀上摔过,如果摔跤可能就会被退休(并且比了个被脖子被咔嚓的手势),没想到一语成戗,真的摔了一大跤!
这样的一语成戗也很像潜意识的自我催眠,我们说潜意识只听得懂“要”字、听不懂“不”字,当我们脑海中反复琢磨着不能怎么样的时候,潜意识吸收到的信息可能恰好是相反的。
维密秀场分两种模特,我们常说的维密天使其实是指与维密签约的模特。另一种则是非代言模特,她们需要通过维密的全方位面试,才能登上一年一度的维密舞台。对于签约天使来说,绊个跤可能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在合同期内,维密来年说不定还让你开场。然而在中国,由于以前一直没有维密专卖店,因此奚梦瑶、何穗等都属于非签约模特。没有维密的后台做保障,老奚明年能不能畅通无阻过面试,还很难说。(来自网易沸点工作室《谈心社》栏目)
如果维密不再与奚梦瑶续签,那么脱掉“维密天使”桂冠的奚梦瑶星路是否还能像之前那么顺畅,就不得而知了。
2、奚梦瑶T台表现脱离专业水准
模特台上穿的恨天高不是一般的高,加之舞台服装艺术搭配各种流苏、长纱等,之前也有出现过维密模特掉鞋子、被流苏绊住脚、被嘉宾踩了裙子等情况。
出现失误不可怕,摔跤也不是最糟糕,重要的是失误之后的临场应对。
然而不但像这样摔得极其不优雅是很罕见的,奚梦瑶摔跤之后可能是因为受伤,停留了数秒没有起来(数秒对于以毫秒来计算的T台来说是很长的时间)。
起来后的奚梦瑶台步全无,后面还弯腰捂嘴笑了,直至走完全场都一副放弃治疗的状态。整个过程下来只能用魔幻来形容,这不只是个失误和意外,这对维密来说几乎是大型车祸现场。
外媒对此的评价也是毫不留情的:
她当时是在工作状态,业务基本功之于模特,就是台步,模特的行规就是尽量能应变各种突发状况保持台步稳当。
台步有多重要,超模天神吉娘娘(吉赛尔)退役之前据说一度达到一个台步45万美刀,号称行走的印钞机。
而且奚梦瑶并不是乡下来的七流模特,她是拥有丰富T台经验的超模,这样的应对方式跟她的水平并不相符,让人很是惋惜。
3、正好发生在奚梦瑶的家乡,摔成了一个跪着的造型。
奚梦瑶是上海人,这已经是她出道7年里,第5次上维密秀场了。
之前奚梦瑶没有在国际大型秀场出过大的失误,这次维密秀在她家门口举办,相当于回了家,却摔得人仰马翻。而且摔下去之后起不来,只能跪在那里。(也可能只是个巧合)
我们如果把这个脑洞再延伸一下——跪着对于中国文化里,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一个动作,相当于臣服、屈服!(此处纯个人投射)
家对一个人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家往往也能够激起一个人内在潜伏的众多复杂的情感。回家走T台是否会激发更多的内心冲突出来,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何为成功与成功背后的惩罚
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俄底浦斯冲突,该冲突号称人类的共同命运,其理论内容复杂,在此就不赘述,我们今天讨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成功与成功之后的惩罚,所谓的成功焦虑症。
孩子在家庭的三角关系中终究要通过竞争去超越父母,小时候我们边跳边唱着歌谣:“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那时候童真无忌,现在想来却是细思极恐:如果后浪是我们这些孩子,那么死在沙滩上的是谁?
我们希望自己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嫁给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会发现自己内心总会有很多纠结、恐惧阻碍自己的脚步,甚至可能时不时不小心把自己人生搞砸一下。
古有范进中举之后疯癫,今有升职加薪反而失眠、生病。面对成功,我们除了感受到有价值感,还会伴随着焦虑和恐慌,这就是弗洛伊德所描述的俄狄浦斯冲突的外化表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潜意识层面来看看超越父母意味着什么:
1、成功意味着超越,超越意味着攻击
当孩子们长大,自力更生,甚至赚到更多钱,拿点回家给父母的时候,在某种层面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你们不行了,我现在比你们强!
此时如果父母人格成熟度不高,这样的状况可能会激起他的焦虑,通过各种细节传达给孩子(比如反复叮嘱工作一定不能出错、反复提供意见和帮助)。
如果孩子内化的父母也不够坚实,内外夹击之下不能承受,于是各种可能会导致自己失败的意外就会莫名发生!
2、超越意味着长大、分离
人类作为群居哺乳动物的一种,成年的孩子虽不离开社群,但需要离开父母组建自己的家庭。人类几乎是唯一会把成年的孩子捆绑在自己身边的哺乳动物,而且很会自我催眠:他还小,还需要我……
如果孩子做出超越父母的举止,在行为上无异于给父母和孩子双方当头棒喝——孩子已经长大成年,可能面临会长大离巢!
此时如果双方的纠缠还未结束,都不愿意面临这个分离;或者当事人自己还在和内在父母纠缠,那么接下来,他可能会选择让自己“沉下去”,以继续维持着“我还是个孩子”的局面。
3、超越意味着象征层面父母被淘汰,淘汰在大自然界意味着接下来可能会被杀死
相比较数百万年的漫长进化长河,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社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不算很久之前(几千年吧),我们史前人类作为大自然野生动物群的一部分,也是要服从大自然残酷法则。在大自然,年老体衰的动物很少能善终,可能会因掉队、生病等被豺狼虎豹吃了。
幼崽长成壮兽之时,就是母兽父兽老去之日。超越和战胜雄兽,是幼崽成熟的最大象征。
国内资深的房树人投射技术导师张涵诗说过:超越父母,在象征层面意味着父母被“杀死”!此时当事人能否忍受这个潜意识层面的负疚感和孤独,就看其“内化的父母——自体客体”能量是否充足!如果不足,那他可能就会倾向于选择不去超越,而在潜意识层面继续维持着自己依然和父母呆在一起的状态。
而面临这么一个巨大的冲突,怎么破?
曾奇峰曾经阐述:如何避免严重的俄狄浦斯冲突,还是跟小时候父母亲怎么跟孩子打交道有关系。
如果父母给孩子的是抱持性环境,不是让他动辄得咎,不是经常给他惩罚的话,这个孩子的攻击性和力比多就会不断的象征化,那么以后,即使他取得很大的成功,也不会觉得有一个惩罚在那里等着。
但是如果父母亲对孩子过于严厉,有很多惩罚实施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被全面的打压,他会觉得,如果我超过一个限定的幅度的成功的话,就有惩罚在那里等着我。
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他配得上所有的成功和欢乐。而不是相反,如果他享受某种成功和欢乐的话,要付出相应巨大的情绪上的代价。
说白了,我们作为父母能否平和的接受:自己终将老去,而世界终将属于孩子这样的命运;还是死死的抓着孩子不放,以回避面对我们终将逝去的结局。
(本文为该事件引发的一个讨论,并非对奚梦瑶本人的心理分析,我们希望奚梦瑶早日康复,在世界舞台上越走越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