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内心的阳光小孩》

2017-11-18 19:29:58 松果小编
文/胡岸青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特别开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我自己非常清楚其中的原因。因为我一向喜欢回忆过去的美好,这种美好包括童年时代,学生时代,也包括恋爱时期,总之,在我成长经历中,当我遇到困境的时候,“回忆过去的美好”这个举动曾经带给我无穷的内心支持,通过对美好的回忆,让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依然可以重新期待找到这种美好,并带着这种信念坚强地走下去。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是如何尽情玩耍的? 让我来说说我的经历:我经常会组织村里的其他孩子与我一起去小溪里面抓螃蟹,早上出发,天黑才回家;我经常会与一些同龄的孩子们在一起跳皮筋,跳得连饭都想不起来回家吃;我有一次在一个空空如也的漂亮酒瓶里面装入自来水,打好精致的包装,放在别人家的窗台上,让他们意外发现,并误认为曾有客人到访;我经常在炎热的夏日午后,爬在树上眺望那个载着绿色木箱、嘴上还喊着“卖棒冰咯”的老头子,发现后立即向全村的孩子通报;我有一次还利用鞭炮和蜡烛自制火炬跟着村里的孩子王进入解放战争年代遗留下的防空洞寻宝……,总之,我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好奇心与冒险精神。 再让我思考并描述一下那时候的感受是什么样的:那时候,我们好像从来不会与他人比较,做出的各种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好奇,行为贯彻之时只有行为本身在人的脑子里,可以说一门心思干一个事,之后得到的都是与快乐有关的感受,那时候全然不知道悲伤是什么,焦虑是什么,无助是什么。用心理学家的话来总结就是:你现在的成人的那套所谓美与丑、对与错、成功与不成功的标准,在童年的时候的经历里面压根不起什么作用。 生命中,最美的莫过于童年,那时候与朋友玩耍、与爸妈在一起的时光是幸福无比的。这些感受的背后其实就是另一个思维模式,即:阳光小孩的思维模式。它与阴影小孩一样,也住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如果我们想走阳光大道,就必须与发现内心的阳光小孩,并与阴影小孩说再见。为了找到内心的阳光小孩,我们必须按照心理学指导的方法去寻找。 接下来,我又需要借助引用来说明上述的方法,因为我仅仅是一名心理学的爱好者,既不是心理医生更不是心理专家,所以我自己亲历的案例少之又少,不足以说明问题,所以在遇到需要举例或者论证某些观点的时候,我必须借助心理学专家采用的一些案例,这样即方便也不至于误导了读者。 与寻找阴影小孩不同,这回我们要去寻找的是内心支持性的信念,也就是内心比较强大的那个部分。开发你内心的阳光小孩,并不是重新去创造你,而是重新去发现你,因为你身上生来就存在一些积极正面的东西。总之,你生而闪耀! 还是举麦克的例子,如果仔细去想想,像麦克这样的人其实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周边普遍存在,这种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心情总是由别人决定,他们的感受和情绪多半是来源于外界的事件、身边的人或者不期的遭遇。这种感知方式会导致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的问题和情绪归咎于他人,他们会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别人的一句话、别人的坏脾气、别人不正确的沟通方式等等,唯独不会向内进行自省。 实际上,内心的成人通常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害怕改变的其实是内心的阴影小孩,是他在影响成人自我的行动能力。失败大多数情况下都源于恐惧,而恐惧则源于不敢承担失败的责任。寻找阳光小孩,其实也是寻找为自己幸福负责的支撑点。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