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在神经和肉体上的强化,好的变化,如结婚生子,坏的变化,如离婚,待业,日久就会使人紧张,你的生活会跟着你紧张的程度产生相应的变化,紧张使人睡眠不安,甚至思考力和注意力全都下降,导致头痛,心悸,腹背疼痛疲累的,普通的紧张是暂时性的,恐惧感是突发性的紧张所带来的。
紧张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比如面对即将进行的高考,应聘的面试,联欢会上台表演节目,独自于夜间走在荒凉的小路上等。紧张,可能是因为你太在乎这些事情,或者你判定某件坏事即将发生,或者你相信自己处境危险,孤立无援。……一般都是在事情尚未发生的时候才会感到紧张,如果你的这些紧张情绪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才出现,而且很快能恢复正常,那么对你来说非但没有什么大碍,有时候对你出色的完成某件事反而是一种促进。
但是如果你一直处在这种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并且负面情绪扰乱了你正常的生活和作息,那么就要进行自我探索,找出产生这种不良情绪的原因,用理性的想法代替不理性的想法,以便赶走坏情绪。
案例分析:李云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在高三上学期的几次模拟考试中。一直名列前茅,基本上能排前十米,然而到了期中考试时,李云面对了平时那些简单的小题,慌乱了,考场上,他感觉自己忘记了很多所学的知识,全身肌肉发紧,从那以后,一遇到考试,李云就莫名其妙的紧张,而且考试前一夜常常失眠,失眠加上抢了他的紧张情绪,结果可想而知,她的成绩真是前所未有的糟糕。
明明成绩很好,是什么导致成绩优异的李云变得紧张呢?
人在一定的环境下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同时受个体认知评估能力,人格倾向以及其他身心因素的制约,其中最基本的当属担忧,担忧是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有时候一些坏点子会不经意的窜入脑海,搞得人身心不宁,我们想要稳定情绪,就要去除不正确的想法,让正确的想法立足于脑海,这样情绪才能渐渐平静下来。 重新看以前的考试经历,李云找到了自己的情绪远点,原来是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睡眠不好,导致李云的恶性循环,她就是过于担心考试的结果了,昨天睡眠不好,我脑子肯定不清醒,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影响我今天的考试,考不好可怎么办呀!这些消极意识里越想越紧张,越想越恐慌,最终导致她考试发挥失利。
这些坏想法一经觉察,李云就找到了症结,老师也积极的帮她调整心态,使她放松。 虽然睡眠不好,但这并不会引起脑子不清醒,更不会是考试。可是虽然很关键,但是一次的考试结果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自己稳住情绪,冷静下来,暂时遗忘的知识就会在脑海中再度浮现,不能着急,要耐心等待,坚信这些困难根本不算什么,完全是可以克服的!
李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克服这种不良的习惯,逐渐养成对消极自我意识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置辨的习惯,并且深刻的意识到这些消极的自我意识给自己带来的危害,慢慢的她的情绪变得活泼开朗了,完全摆脱了考试焦虑症。
用心理学家的观点分析,人若长期反复的处于超生理强度的,紧张状态中就容易急躁,激动,愤怒,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要克服紧张心理,千万不要处于紧张的情绪当中。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