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谈谈“爱”
2017-09-22 17:26:44
松果小编
不知道读过夏老师文章的人有没有注意到一点,就是我从来不用爱这个概念来解释任何关系。这篇文章就来讨论一下爱到底是什么,以及夏老师不谈爱的原因。
心理学家Robert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各种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亲密、激情和承诺。
亲密(intimacy)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爱情关系中常见的特征。
激情(passion)为性的唤醒和欲望。
承诺(commitment)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
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爱却远不止爱情。其包含的意义远远比爱情这三个成分要多得多。
你想让一个异性对你百依百顺,稍微忤逆你的意愿就大发雷霆,这种控制欲你可以说是爱。
一个异性远离你而去,没ta你就生不如死,那么依赖可以说是爱。
你看到一个性感美女,顿时如遭五雷轰顶,丧魂失魄,也可以说是爱。
一个女人无法经济独立,需要一个男人供养,无法与他分离,可以解释成爱。
两个已经分手的人因为各自都找不到更好的对象最后又走到了一起,也是爱。
一个人基于自己的不安全感及自卑心理,不允许另一半和异性接触,也说是爱。
如此类推无穷无尽。
所以爱是什么就呼之欲出了:爱是所有增加人与人之间绑定关系的情感的总和。(夏老师原创概念)
就好像“人类”这个词是所有类型人的总体描述。
一个“人类”站在你面前,对他的描述应该是什么呢,可能是男性,23岁,摊煎饼的,儿子,排行老二,1米72等等元素的总和。
当一个母亲说她爱自己的孩子,那爱这个字中其实包含了:她延续自己基因的欲望、为孩子持续投资的沉没成本、对孩子的控制欲、对抗死亡恐惧的需求、填补内心空虚的需求、实现自己为实现的愿望的需求等等等等情感的总和。
一个女人说爱她的丈夫也可以包含:生存上的依赖,对抗流氓骚扰的恐惧,后代抚养的助力,情感需求的提供,精神世界的引导等等等等情感的总和。
怪不得那么多人想不明白爱是什么,他们只是缺乏把爱这个概念细化的能力而已。
你问一个人,你喜欢什么样的啊?他回答,我喜欢人类。我们怎么形容这样的人?白痴。
你问一个人,你为什么跟他在一起?她说:因为我爱他。我们怎么形容这样的人?情感白痴。
所以夏老师有个判断标准,凡是拿爱来解释男女关系的人都是情感白痴,这些人在男女关系中吃亏受伤是迟早的事,除非他只接触比他更白痴的人。
就好比你去投资,可钱是啥你都不知道,不赔才怪了。当我们涉足不懂的领域时,吃亏的概率必然会很大。
其实对情感问题不清不楚的人算是绝大多数,因为毕竟学校没教过么,而我们接触的也大多是外行人,根本没有非研究不可的压力。
你可能会说了,很多不清楚爱的概念的人也都过得很幸福啊。还是那句话,那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傻子遇到了一个比他更傻的人而已。
夏老师不拿爱来解释现象并不是说夏老师内心阴暗,不相信爱的存在,而是爱所包涵的意义太过笼统,以至于说了跟没说一样。
你所指的东西很有可能和其他人所理解的完全不一样。当你用爱表达依赖的时候,听你说话的人心里很可能理解为崇拜。别人口中的每一个爱字都可以细分出很多概念。
故此,爱这个字完全没有解释任何现象的作用。
但并不代表爱这个字就毫无用处,人际高手就很善于利用爱这个字的笼统性制造误解,从而玩弄人心。
所以说,爱是个只能对别人说却不能对自己说的字,如果你用爱这个字来对自己解释情感的话,就好像是对自己说,因为他是人类,所以他伤害我,因为他是人类,所以我对他有好感,因为他是人类,所以我跟他打情骂俏。
想吸引别人就用爱把他人说迷糊,但夏老师的文章却是让人更清醒,所以绝口不提爱。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篇文章的知识要点。
1.日常口语的爱是所有增加人与人之间绑定关系的情感的总和。
2.爱这个字包含的意义太过笼统,以至于说了跟没说一样,
3.爱可以细分出很多概念,容易产生误解。
4.爱可以用来感动他人,但不能用做自省的工具,解释自己的时候,越解释越糊涂。
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本没有男女之间的爱这个观念,你听哪个古人说过他爱一个女人的心灵的?那时候女人有心灵么?
当时男女指腹为婚,还没生下来跟你过一辈子的人就定了,如果你是女人,你嫁给谁都是你爹说的算,这事好像跟你本人就没啥关系。
你也可以拿某些孤例来反驳我,但你无法解释中国传统社会的普遍现象。
所以说,现代意义上的男女之爱,本来就是文化变迁的产物,与人性无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