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来公司的路上,天空笼罩着一层灰色,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典型的江南天气。撑着一把伞,听着歌,走在街道旁,觉得背包稍稍有些沉重。路上常有几个忘记带伞的行人,匆匆路过,用手或者背包遮着头。
看见路边小店边上有三个20岁左右的男生,似乎也是没带伞,在那里躲雨。可能是觉得雨也不是很大,便打算从小店边上走到人行道上来继续赶路。这时,第一个下来的男生,可能是由于地面太滑,脚底像抹了油一样,滑了几下,一下子摔到了人行道上,就摔在了我前面。看到了全程,我都惊了一下,觉得肯定摔得很重,又是下雨天,那个男生的后背都湿了。
但他似乎很不好意思,觉得特别丢脸,立马从地上爬起来,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他的两个小伙伴也马上下来,其中一个,拍拍他的肩膀说:“问题不大,问题不大。”而那个男生尴尬地笑了笑,做了一个“小声点”的手势,让他的伙伴小点声。
我看他这样,便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从他身边走过,生怕给他造成压力。我想他一定觉得当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大家都看到了他摔倒的样子,他觉得十分丢脸,他觉得大家一定会笑话他。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施加了很多压力,当时路上也没什么人,店里的人也都忙着自己的事情,他摔倒的时候也没有很大的声音,而我是恰好在他身后才看到的,并且我的第一反应是很担心,并不是笑话,虽然我平时也是个笑点很低的人。
这让我想到心理学中有一个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参加宴会的时候,如果我进去时,大家都坐在那里了,虽然也没有迟到,但是我总会觉得大家好像都在看我、关注我,但事实上大家并没有如此的关注你,都在和别人聊天呢;课堂上老师请我回答问题,好像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集在我脸上,可事实是,很多人在玩手机、很多人在睡觉、没几个人认真听课的……就像别人回答的时候,你也许根本没有仔细去听,或者听过也就过去了。
这样一来,是不是觉得自己很自恋,人家根本没想关注你……
所以,一旦我知道了这一原理,每次发生类似的情况,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和自己说:紧张什么呢?根本没人关注你,“自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