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随随便便就被生活打发了
2017-09-02 23:55:38
松果小编
作者|颜卤煮转自:张德芬空间
01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年纪越大(成熟)的人,朋友圈里逗逼事儿越多,什么一花一树一草一木,段子游戏聚会吃喝玩乐琐琐碎碎全在里面;
反而是年纪小(或是心理年纪小)的人,大多喜欢修剪朋友圈、装饰照片、经常透露出对生活的愤怒和不甘。
很多时候,人越老就越一脸嬉皮笑脸的无赖样儿。之所以如此,大概恰是平时跟生活较过的劲太多了,两口子好不容易和平共处一会,为什么不好好珍惜?
而那些经常一幅“生活欠了我“的人,反而常常是骨子里很懒的年轻人,懒得操心费劲,总是习惯说”我都可以“、”无所谓“、”到时候再说吧“,最后又对一切结果不满意,对生活恨之入骨。
以前我的朋友圈也属于第二种,特喜欢说一些只有自己听得懂但又希望所有人能get到的话,对待外界的态度大概也是如此:总希望别人能懂自己,又懒得为此做出实际努力。
一个词:又闷又骚又懒。
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渐渐扭转,说到底,年纪大了便不再舍得用间接而无力的方式对待生活。
不想再被生活轻易打发,不想再寄希望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想再唧唧歪歪吐槽愤懑,只想做一些什么。
因为人年近30时,检验我们生活的,不再是那些姿态精神什么的虚头八脑的东西,而是你现实里的作为和成果。
02
活得时间越长,就越明白,生活是一只精明的老狐狸。
活着,就是在谈判——你不争取,生活决不主动给你;你要什么,生活总在给你打折扣。
很多东西你不提,它就会不言不语敷衍过去;
你提个10分,它松松口只给你5分;
你想要个90分,就得提前付出180分的努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世界是公平的:不存在任何一种“不操心的自由”。自由都是操心出来的,你给跟生活抢,跟它磨,参与它,改变它。
前几天忘记在哪里看到一个名人采访,他说自己很热爱自由,但实际上是事业给了他实现自由的条件。
有时候我们自我安慰,说什么自由全是在自己心里,这话真的只对了一半。现实世界里,自由是需要条件的,那些所谓“内心自由“,其实并不真实、无法持存,也无法被生活认同。
一个人上一秒对着天空感叹“此刻就是永恒自由“,下一秒就要坠入没着没落惶惶不安的生活,我们都知道那前一秒的自由,有多虚伪脆弱。
自由的基座,是内心的坦然。坦然来自于你安置妥当了一切,对日子有了把控,这时候才说得上坦然,说得上自由。
就像卡夫卡《地洞》里的那个小动物——永远在逃窜,永远从一个洞逃到另一个洞,提心吊胆担心天敌、饥饿各种问题,无法对外界产生控制力,何来坦然?何来自由?
它只是被生活追着咬,从来不曾跳到生活的背上驾驭它。
人的生存何尝不如此呢?
每个人,都是从水底一层一层往上游去的,当我们一点一点往生活高处走,进一寸便能感受到多一寸的自由。
是,自由没有尽头,但只求对生活多一些、再多一些掌控,那种“永远在行进中“的感觉,便是人活着的所有奔头。
03
人的长大,或许关键就在这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纯属偶然,赤条条落入了这混沌之中。人是新生的,而生活这混沌之物早已存在千万年,它不欠你什么。
所谓的“欠“,不过是那一条沟,引用罗胖在奇葩说里讲的那句话——
成长的过程是什么?
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你爬出来了,叫成长。
你爬不过去,就会觉得生活欠了你的——生活压制你、阻挠你、你看不惯的人都过得比你好,那么多意外好运都与你无关,你和冥冥众生一起被压在五指山的最底层。
你爬过去了,就不会再觉得生活欠你的,它只是个客观之物。它有它的好——它给你亲人、友谊、人际关系、机会、动力;也有它的复杂、它的精明——它不听命于你的意志,它是萨特口中的“地狱“。
生活就是生活,不好也不坏,但它是我们怎么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就被它打发了,因为我们一旦放过了它,它也不会放过我们。
你什么都不做,生活自然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浸润你,笼罩你、控制你,让你随波逐流,或许饿不死,却毫无生气目的地活着。但凡一个有点自我意志的人,都会在这种中间状态中痛苦难耐。
你想赢,那就得费心,“坐上来,自己动。”——主动甚至提前操心、麻烦、交际、计划、调动和发动更多你需要的东西。
永远在生活掉过头袭击你之前,先它一步下手。
老人总说,人活着就是苦。人要活得好,就是源源不断的苦啊,提着一口气,源源不断的警惕和操心。
没有捷径,没有结束。
这是人活着的必然。要想什么,就一定会有代价。生活里那些赢的人一定是最劳心的那个人,他们时刻提着一颗心,比生活先行一步,推演、计划、实行。
所以,强者都是处心积虑熬出来的,稀里糊涂的人只能甘于平凡。
既然要活得自在一些,苦是肯定的了,那能不能加点糖呢?
可以。
与其生活想象成敌人,不如想象成是你的作品。
将那把本来对着自己内心的刀,调个头,对准外面,对准生活,把你内心想构建的一切,慢慢雕琢出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