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别人结婚之前,先和自己结婚

2017-07-17 16:19:47 松果小编
“一个人的浪漫,整个宇宙的涅槃。” “你希望别人爱你,就先爱自己。”这是一个结过三次婚又离婚的女性——Tracy McMillan告诉我们的结论。 母亲是性工作者,父亲是个罪犯,三个月大时被扔给了寄养中心的Tracy在TED上的演讲上平静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从这样的童年经历出来的我,只有一个目标,绝不要再被抛弃。而我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是走进婚姻。” 如果没有人爱我,我就不完整。只要找到人结婚,过去的失败都会变为成功,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了。抱着这样的想法,Tracy一次又一次走进她认为“一定会幸福”的婚姻。 Tracy McMillan以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她曾经想通过婚姻来解决的安全感、被需要感、被爱等等目标都没有实现。 通过很多尝试,犯了无数错误后,她发现一个事实:如果我不爱我自己,那我不会完整。 “能改变我的爱情和生活的,就是‘和自己结婚’这个观点。”   - 01 - 婚姻里遇到困境的时候 最常有的想法就是"我瞎了眼"  写这个话题时,我在群内做了一个小调查。 关于婚姻,你在结婚前和结婚后的想象和定义是什么? 结婚前:负责任地过日子 结婚后:不是灵魂伴侣不如没有 结婚前:找个对你好的人嫁了 结婚后:婚姻深似海 结婚前:婚姻中彼此相爱就可以 结婚后:结婚就是搭伙过日子,可有可无 结婚前:对我好,无条件的保护支持 结婚后:差不多就行了 结婚前:遇一人白头,择一城终老 结婚后:感觉与结婚前差不多 不知道即将结婚或者正在婚姻中的你,读到这些随机样本的评价有什么感觉? 除了一个人对自己的婚姻状态比较满意,其他人都透露出凑合、失望、迷茫,甚至是不需要的感觉。 其实就算不做调查,在生活中间你也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对于婚姻和另一半的各种抱怨。 曾遇到一位颇为聊得来的异性朋友。他一直向我抱怨他的老婆。我一向扮演开导者的角色。 “为啥我老婆不像你这么善解人意呢?娶老婆就要娶你这样的人!” 我听了哈哈大笑,“别傻了,你如果把我娶回家,七八年之后,你又会对另一个女人感叹同样的话!或许,还不如现在呢。” 我知道他是玩笑话,但这往往透露出一个很多人常有的思维模式,婚姻里遇到困境的时候,最常有的想法就是: “我怎么会瞎了眼,找了个这样的人”。 这中间,有多少成分是我们找错了人,又有多少成分是到底是我们对婚姻的认知不充足?  - 02 - 婚姻从来不是安全的港湾 也并不都意味着白头偕老  正在热播的《我的前半生》的罗子君,毕业之后仅上班半年,就嫁为人妇,从此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经济富足,太太美丽,先生出色,孩子帅气健康,家里有帮佣。 然后,突然有一天,先生与同事好上了,回来提出离婚。 一切美好都瞬间被打破了。 从震惊、失望、委屈、痛苦到抗拒、接纳、臣服,然后又奋起改写人生。 罗子君幸运的是,关键时刻有好朋友引领和帮助,有家人支持,尽管这种支持以并不讨喜的方式展开。 电视剧播出没多久,各种文章都在批判罗子君的不独立和依附。 客观来说,全职太太绝不等于依附,这是家庭双方共同商定的一种模式而已。有帮佣,并不意味着这位全职太太就可以把所有事情委托给她,每个做过母亲的人都明白。 其实,她除了把家庭当做她人生的角斗场外,一直生活在童话里。 以为自己天生就是陈太太,以为这种富足和安宁可以永远,以为那些狗血的故事只会发生在别人家庭,跟自己无关。 所以,陈俊生从某种程度上是她的恩人,他的背叛打醒了她,让她对婚姻,对人性,对自我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大伙的目光容易放在她全职太太的身份上。然而,在婚姻中蜷缩着,寻求庇护的并不一定是家庭主妇。 职场上看起来精明独立的男女,往往也以为结婚了意味着安定、祥和、携手互助,可是却很容易发现婚姻跟自己的预设有很大差距,往往还伴随着鸡飞狗跳、相爱相杀,甚至是会经历背叛和暴力。 婚姻之船触礁,并不因为你是不是家庭主妇而有所区别。 男孩子不成熟,父母说,“结了婚就好了”。 女孩子打拼的太辛苦,旁人说,“结了婚,有人一起,就好了”。 可是,这仍然是句骗人的话呢。 结了婚,我们发现不成熟的人,有可能继续是妈宝男,公举女。 结了婚,说好的一起打拼,拼着拼着变成了孑然一身。 婚姻从来不是安全的港湾,也并不都意味着白头偕老。 在婚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幼年时引以为傲的聪明脑袋完全派不上用场,这里考验的,是你经营关系的能力,考验你情绪管理能力,考验你对自我的认识能力。 我们可能发现,你所认识到的你,和你所认识到的他,真的只是冰山一角。  - 03 - 在婚姻内过得幸福的人 大多懂得如何和自己相处  可是,既然婚姻有那么多不确定性,我们为什么还要结婚? 有人回答:“因为相爱,所以想一直在一起,再生几个宝宝,想想都幸福”。 《我的前半生》里的男主角贺涵则说:人生不易,我们结婚是要一起对抗这种不易。 他的答案显得赤裸,但是也确实一针见血。 徐静蕾说,“我现在能想到的结婚理由,就是有一天我想要小孩了,因为必须得有户口啊,或者将来有一天可能会有签证的问题,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我也不是反对结婚,只是觉得现在没有什么必要。” 还有一种人,是因为大家都结婚,不结婚压力太大,所以结婚了。 或者出于感情原因,或者出于经济原因,或者出于繁衍需求,无论哪种原因,对大多数人而言,往往都在婚姻中寻求: 我希望我在婚姻中是被爱的; 我希望婚姻给予我抵御孤独的力量; 我希望婚姻让我感觉到安全; 我希望在婚姻中得到一起的力量; 我们可以从婚姻中获取这些东西吗? 答案是某种程度上会,但不是必然的。 这些年观察过身边的幸福婚姻,也接待过很多因为婚姻不如意来咨询的人。 听得多了,观察得多了,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 在婚姻内过得幸福的人,大多懂得如何和自己相处。 我们一辈子都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之中。 与天地万物的关系 与他人的关系 与自己的关系 这三种关系中,独立而又相互关联。 与天地父母的链接足,会感受到被深爱,被滋养,能够接纳自己,爱自己。 因为爱自己,便能够接纳别人的不足与不完美,与他人更好地相处。 这样的人,往往独处时怡然自得,与他人亲密相处时也相得益彰。 所以,你不要指望通过恋爱或者婚姻来消除你的孤独与寂寞,获得一劳永逸的安全感。这是极为不可靠的一件事情。 事实上,自有人类以来,内心深层次孤独感就没能通过婚姻消除过。  - 04 - 和别人结婚前 先和自己结婚  Tracy的第一任丈夫是很典型的居家型男人,有 MBA 文凭,她一下子幸福感爆棚。“我有家了!我找到归属了!这真的太棒了!”。 但五年之后,她离开了那个人。 十年后,她又跟另外一个很棒的人结婚了。这个人,后来成为她16 岁儿子的爸爸。但四年后,她离开了他。 再然后又过了八年,在她40 岁的时候又结婚了。她的感觉是“好,这次感觉对了!结婚八个月后,老公开始勾搭上了一个 21 岁的女孩。 这一次,她崩溃了。她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都是在为了结婚而结婚。她以为是人找错了,后来,她发现是因为她把原本不属于婚姻承担的任务给了婚姻。 离婚三次之后,她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法宝。那就是跟自己结婚,看到内在的完满,与自己确立恋爱关系,然后给自己戴上戒指,你完全地将自己贡献给自己。 在这一信念的指引下,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快乐,并且在新的约会中不再关心对方是不是喜欢她,更多的是在意自己是否在与对方的关系中感到舒适自然。而对方,非常迷恋她这个状态,双方相处十分开心。 所以,在希望获得一段稳定而长久的关系之前,你或许先要跟自己结婚。 跟自己结婚的意思在于,你培养和自己的关系,从心底里接纳自己的一切,意识到你并不是缺失的,而是圆满的,你将至死不渝地爱自己。 记得曾经看过一系列漫画,大意是我们以为自己是尖角型、半圆形等等各种形状,在滚动的过程中寻找着自己的另一半,期望和他合二为一,变成一个完整的圆。 经历了多个相聚又别离,最后我们居然发现真正的爱情是锦上添花,自己其实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圆。 我们在一起的最好状态,就是两个独立又相交的圆,而不是以缺失的状态去合一。  - 05 - 一个人的浪漫 是整个宇宙的涅槃  其实,除了与自己结婚,还有更高层次的状态。 我的一位十分通透的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浪漫,是整个宇宙的涅槃”。 她的意思是,我们不仅可以与自己恋爱,更可以尝试与万物恋爱。 日月星辰,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何尝不美,何尝不值得恋爱呢? 当你试着拥抱大树,亲吻大地,以恋爱的眼光去看待你周遭的世界,你会在很多个瞬间感受到万物之生机,感受到生命之美。 这样的人,他们能感受到自然之美,更能感受到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中的乐。 这样的人,自己都已经生机盎然,几乎就成了爱本身,你又何尝不愿意相守呢? 最后,请你在结婚前告诉自己: 第一,不管富裕还是贫穷,我都将与自己永结同心。 第二,不管是好还是坏,我都将与自己永结同心。 第三,不管疾病还是健康,我都将与自己永结同心。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