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原理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实例

2017-07-15 11:32:18 松果小编
经常接到家长的抱怨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生活起居学习学业都不省心.让自己感到非常吃力以至常有挫败感...说到对子女及儿童的教育,若想处理得好的确是件不轻松的事情,可是若能掌握到要领.也许就会轻松很多。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孩子都会做出得体令父母肯定,使师长欣慰的事.就连那些平常被视为表现最差最坏的孩子,也不是完全一无可取的.身为父母或师长者若能随时注意,当儿童有良好表现时,及时予以激励,那么你就抓到要领了.这就是正增强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以下让我们提供几个实例给家长以作参考。 例一:应用在饮食习惯上 4岁大的小强第一次把一顿饭规规矩矩地吃完,这是一种好行为,张妈妈立即给予奖赏,一方面口说小强好乖,妈妈好高兴,一方面报给微笑并轻轻抚摸他的头,再赶紧端出他平日最喜欢吃的三色冰淇淋,如此,下顿饭小强就会好好吃了。 例二:应用在生活起居上 小强每天晚上都要妈妈陪着才肯睡觉,这天,妈妈带他去公园玩了一下午,晚上回家时,他太累了,于是自己上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妈妈抱起他并亲着他的脸蛋说:宝贝长大了,妈妈好高兴哦.后来,小强独自睡觉的机会就增加了. 例三:应用在功课作业上 小华带着成绩单回家,悄悄的起进房里,妈妈知道了状况,耐心等到小华独处时才对小华说:"乖孩子,你的成绩单不要妈妈签名吗?"小华才慢吞吞的把成绩单拿出来.妈妈一看,签完名,然后说:"妈妈很高兴你喜欢语文,社会(中等成绩),这些科目很有趣吧?"小华觉得很难过地说:"妹妹每科都90多分,我却有几科不及格""你现在的分数不重要,只要你继续努力,有一天你就会领悟到学习的乐趣,而且会发现自己比现在进步很多了"小华的成绩不如妹妹,妈妈尽可能减少给他比较的打击,这种适时的鼓励可以激励小华的用功,直到小华很有把握得到中等成绩后,他会进一步认为:"我再努力一点可能会得到更好成绩",因此妈妈的激励便成为导引小华更进步的明灯. 点评:我们家长最常有的思维是教育孩子哪些是应该要?哪些是不应该的,比如告诉他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当他们做得对的时候,认为是他们应该做的,而忽略了去肯定和鼓励,不去强化这些正确的行为,反而在他们做错了时,去不断地教育他不要这样那样,无形中强化了孩子们错误的行为,这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问题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子女要具有上述理念,许多孩子的行为要达到父母的理想,需要漫长时间,耐心等待,切忌急功近利,一播种就想开花结果.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