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中~~9個慣性思維陷阱
2017-06-07 11:58:54
松果小编
在接受到許多的案例 中, 有許多的傾訴者他們說: 他們都非常的期待有一個非常親密的關係 ,但是一旦有親密的關係以後,他們卻不知如何去經營他們 ,怎麼樣去面對他們,有時候,他們会覺得迷惘,不知道他們應該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什麼樣的態度,有時候他會覺得自己的行為表現像任性的孩子(冷靜後発現),對方的行為,又太大男人......
人們對親密情感充滿渴望 ,可是很多時候,当我們進入親密關係後,卻並不知道該如何經營親密關係,每當靠近的時候,忍不住想逃跑,對親密關係又愛又怕 ,背後的心理是什麼呢? 以下是9個常常聽到的說法.
1.開始戀愛時,我告訴自己必須找對人.
其實在你內心的想法是 ,和誰結婚都一樣 ,最後你需要面對的,還是自己, 對方只是你愛自己的能力的一種反應 ,當你真正的進步了 ,現有婚姻便是最好的. 如果你沒有學會面對自己 .並且開発愛自己的能力 ,那麼同樣的錯誤你還是會再出現.
2. 無奈這次我找錯人了,下一個伴侶會全然不同,
其實 ,分手 或更換伴侶 ,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他只不過是把問題往後延遲 ,分手或更換或許能帶來一時的新鮮感 和輕鬆感 ,但是, 擺脫的只是問題的誘因都不是問題的本身. 當你与你的親密伴侶 ,發生了不愉快或是不協調, 如果你沒有嘗試著去把不協调真正的問題源頭找出來, 那麼你將會陷入永無止盡的重覆安慰自己的藉口,下一个会更好的迷思中.
3. 我必須挽救這段婚姻.
常常你陷於 一種奇妙的心態下, 就是 想盡辦法想要把你的伴侶留下,挽回他, 有時你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但是你仍堅持要把他留下來, 其實這個時候 你更應該把各種各樣挽回的做法,抛開來 ,先照顧好自己, 當你自己的生活改變了 ,親密關係自然也會改變 .因為當你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照顧好了自己,那麼你對於婚姻生活也有不一樣的看法 ,姻狀況親密關係其实只是反映了你對生活的態度.
4. 我認為造成這樣的結果,究其責任都在於他,都怪他.都是他的錯
對於你的幸福而言 ,該負責任的只有你自己. 只有接受了自己,才可能接受對方的愛,對方做的不好,其實是因為你不珍視你自己! 但是大多數的人 都歸咎責任在對方 ,可是這樣的推卸責任 對你並沒有幫助!
5. 我感覺婚姻像一潭死水,需要透過外遇尋求刺激.
當你覺得 ,你的婚姻 和親密關係已經誏你感到乏味無趣時,其實你不是需要新的外來刺激,而是需要勇氣,你需要有勇氣去審視現在的生活軌迹生活步調,一成不变=没有變动=安逸感=舒适感=不想冒險=沈悶=没有新意,例如你的先生喜歡 吃麵食 ,所以你天天做麵食給你的先生吃 ,但是, 再喜歡的食物,如果天天吃,也會 受不了 ,那麼你需要做的是換一種口味, 換一種餐點, 這就是需要變化的勇氣 ,因為 這個新的食物, 可能並不是你先生會接受的食物 ,你必須打破 原來既定的麵食,讓你的先生去接受 就像是妻子 ,在結婚之初 ,你的先生喜歡的就是你清純的模樣,清湯掛麵沒有化妝 穿著樸素, 可是當你結婚之後 .你的先生看到你 一成不變的服裝打扮, ...... 等等狀況 那麼你需要做的 就是 有勇氣做一些改變 遠離你原來的生活軌跡 清純少女變辣 妹 ,改變了裝扮也改變了心態, 那麼你就不會去外面尋找新的刺激 是去外面尋找新的刺激.
6. 我相信屬於我的真愛終會到來.
當你夢想中的真愛,其實是期待一個完美的伴侶,來彌補你的不足. 其實真愛的夢想只會給你添堵, 男人希望娶一個賢妻良母,温柔聽话,却又希望自己妻子在床上能更狂野熱情,希望他能既照顧好家中老的小的,又期望她能外出工作賺錢補貼家用.女人希望她的白馬王子,能照顧到她所有需求. 所以你想像中的真愛其實就是 用來彌補你心中的不足.
7. 我需要一個和諧的婚姻家庭,充滿爭鬥的家庭氛圍,只讓我想選擇逃跑
!
出軌的人最愛用這個藉口 ,來避免深入探討問題的所在 ,出軌的人 .只是把所有的不滿都掩蓋在和諧的外衣下 ,會變得壓抑自己 然後找了一堆子的藉口 ,說是因為家庭 不和諧 ,父母要求多 ,妻子太嘮叨 ,小孩子太吵,我需要自由 我很累 ....等等. 其實他需要的只是找一個合適的宣洩口 .來宣洩他的負面情緒.那麼唯有能夠發洩出負面情緒的人.才能夠享受愜意的生活和活力.
8. 我不能對他說真話,那樣很傷人..
是的,說真話真的很傷人 ,但是也只有說真話,才是能夠讓你的傷口恢復的唯一方法, 說真話是要走出黑暗日常的生活,建立美滿關係的轉戾點.保留秘密和許聽起來很浪漫,但是在現實中卻一點都不適用 ,但是在什麼時機該說實話呢 ?那麼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9. 我凡事都得順著他.
其實,大多數的婚姻不是死於兩人的激戰爭吵,而是在退讓中變得疲弱和僵化 .要適時的說"不",这對婚姻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 導致你這樣做的原因 ,卻是因為 你害怕對抗 .
我們在經營親密關係時,常常會使用以上的慣性思維.而我們常會被這些意識無形中影響著伴侶關係,甚至決定了婚姻家庭的聚合离散. 所以 只有自己 能對自己的幸福與責任, 並且要懂得心疼自己,讓自己不要承擔著 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世界上沒有哪個人比我們更適合 ,來愛我們自己. 当我們能夠愛自己,我們就可能和周圍的人順眼,而當我們內在不協調時 ,那麼看誰都不順眼 .
我們是一個個單獨的個體, 我們不依賴我們的伴侶 ,我們和伴侶是兩個獨立的圓 ,不完全重合也不斷然分開 ,這就是親密關係的存在狀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