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能治疗精神疾病
2017-04-20 14:35:24
松果小编
佛法能治疗精神疾病
佛法是一剂治世良药,同时也指导着人类的生命活动。很多人通过学佛,身上的疾病确实自然消失了,一些不知内情的人认为是佛在冥冥之中给他治好了,更增加了他的迷信思想,其实是他情绪稳定后自己治好了自己的病。当然,佛法是功不可没的,大多数患者的疾病都是自己杂念太多,精神的重负导致情绪紊乱,打破了自己的生理平衡,引起了疾病的产生。在学佛的过程中,人的情绪逐渐稳定,佛法的开导,人的精神得到了解放。杂念少了,思想包袱放下了,精神就恢复到了本来清净灵明的状态,“污染”去除了,疾病也就消失了。
下面的内容是我对一位精神病人所患症状选写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存在着普遍性,对一般的病人还是有指导的,我把它收集到我的学佛感悟中,希望对大家有点用处。
“元气”对于人身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是人的生命之本,人之元气得“自然寂静之妙,抱清虚玄妙之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寂静的时候能养元气,元气足了,人的神就灵明,神灵明了,生命就得到了有序的活动,神与气是相辅相成的。“神定气和则元气自至,元气至则五脏通润,五脏通润则百脉流行,百脉流行则津液上应,而不思五味,饥渴永绝,三田道成则体满脏实,童颜长春也。”古人讲的不思五味,是人气足了,不感到饥饿,不是不想吃饭。三田是指上中下三个丹田,是人体三个穴位,上丹田在人的脑中心,中丹田在人的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三寸的地方。上丹田藏神,中丹田藏气,下丹田藏精,是人赖以生存的精、气、神三者。气附于神,人能守住神则守住了气,神散了人也就没有气了。
人在“怒”的时候容易伤肝,肝藏不畅,人就情绪易怒。酸生肝,常吃点酸东西,人能降火,肝藏不畅的人面色为苍;在声为呼,人感到压抑时,常呼气,想把压抑的情绪排出,这就是在声为呼的现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怎样才能制伏怒呢?养慈悲心,对人对物要有慈悲心,悲可以胜怒。这都是中国老祖宗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有精神病的人学佛,要养“净心”,要想心静,必须排除杂念,只有心干净了,人才能清静。静与净是一样的,净是治病的手段,净是治病的方法,净也是佛性。佛讲的经都是为人服务的,他不脱离人的日常生活,照佛的经验方法去生活,你就可以健康长寿,百病不生,这就是佛法生活化。
净空法师有一段话是讲佛法治病的。他讲“现在很多人,身体不好,常常多病,我看了很可怜,他为什么这么多病,病都治不好呢?因为他一天到晚都在想病,想病就是在作病,他的病怎么能好呢?心理不健康,一天到晚想这个医生,那个医生,这就没指望了,这个病是不可能好的。所以我劝同道人,心里念念想佛,不要想病,病就没有了,真的有病,病也就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不想它,它就没有了吗?想什么有什么,想病就有病,只要观念改变了,体质就改变了,不在于食,不在于医药,在念啊。经常想佛,想佛就作佛,作佛比作病强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