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赵辉

2017-04-14 20:48:39 松果小编
这是我的老师辉姐写的一篇文章,关于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描述,目的在于纠正大众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的误解… 可能没有多少职业角色会像心理咨询师这样受到如此普遍的误解吧。 以影视作品里偶尔出现的心理咨询师来看,他们或者正襟危坐、正装加身,一幅严肃古板面孔。 或者满身圣母光环、不计报酬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温暖多情的一心拯救失足少年。 要么就是像国产电影里,将心理咨询师神化,一两句话分分钟就把随便一人催眠躺下。 作为专业心理咨询师,看到这类影视形象只能苦笑。 如果你曾经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会感到咨询师特别有耐心,总是用心的听你说话,特别能理解你。他超过你所有的朋友。 如果能有个这样的朋友特别好对不对?所以常有来访者在咨询结束时要咨询师的私人联系方式。这种要求总让我们退避三舍——你要我在私人时间里还这样全身心投入的听你倾诉吗? 而且重点是,陪伴你的一小时是我的职业角色,但不是全部的我呀! 对心理咨询师在生活中的模样,还有个非常常见的误解,认为我们总是平静从容,擅长化解矛盾、把握人心,从不会生气,总是微笑的。 不会生气只会微笑才不是心理咨询师分明是二傻子!还有些信了某教或稍微学了两天心理学而颇以此自恃的人,有意识的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不会生气本身是个问题,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那么生活中的心理咨询师什么样呢? 他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会拉屎会放屁,一顿饭没吃也饿。他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爱好,见到身材火辣的女人也会想多看几眼。他会爱会痛,会厌恶会愤怒。他很可能还有改不了的癖好,偏爱的音乐或画家。但他一定不是失去了情感和情绪的呆子,也不应该是没有个人特点的庸人。 吾爱弗洛伊德,终生雪茄不离手,更不要提他对精神分析圈子的专制 但他又跟每个人不一样。他比一般人对自己的了解更多一些;他更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自己的脆弱、自己的痛点、自己的欲望……他会去面对它们感受它们,而不是压抑它们回避它们;当他处在负面情绪中时,他还有第三只眼在觉察自己;他不会让自己长时间处在一段不良的关系中,他会及时作出调节或者结束失衡的、消耗自己的关系;在大部分与人有关的事务上,尤其是人际冲突,他看起来更理性一些,能够发现关系背后的动力、真相;他看起来更包容一些,更能够接纳大部分人,这是因为他深知那些行为乖张的人、让人厌烦的人其实是痛苦的人。当然他也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冲突,这时他会去找督导师,来一次自己的心灵成长之旅。 他有性格有个人偏好,他看到漂亮女人会动心。但是进入心理咨询师角色时,他会尽力不让自己的偏好和欲望影响他的咨询。做心理咨询时,他更多的在自己的职业角色里。 心理咨询是个特别需要职业道德的职业,而且大多都是自我约束。毕竟我做咨询时不停开小差对方不一定能发现;或者我为了让来访者愿意持续付费给我,我可以一直向他提供安慰同情、与他共谋,而不引领他真正成长,也许他反而更依赖我;或者一次咨询结束时,我接受他的邀约跟他吃饭,甚至主动联系他让他帮我私人的忙,许多来访者会觉得与有荣焉,而丝毫意识不到咨询师在剥削他利用他。 当然,以上说的,是指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毕竟祖国大地上拿到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人有近百万了,但这里面至少有一半只是考到了证书而丝毫不具备心理咨询的能力,甚至心理学的基础都不具备。剩下的一半里可能学过心理学,但其中又至少有一半能力还远远不够。 最后,我个人不觉得做心理咨询时要穿正装,看着不亲近、有距离。穿随便些好,当然也不能随便到露事业线。而像《心灵捕手》里那样上赶着拯救失足少年,大量使用自己的私人时间陪他聊天、带他逛公园,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大半有问题,别信他们!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