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效应

2017-04-06 21:30:58 松果小编
成败效应 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是,学习材料为几套难度不等的问题,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地解决。他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挑较为复杂的艰难的问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而感到兴趣更浓。 这就是显示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的成功效应。 在另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经过极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厌弃学习。 这就是努力后的失败效应。因此,教师应帮助能力强的学生将目标逐渐提高,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将目标适当放低,以便适合其能力和经验。 启示:老师要因材施教,对能力好的学生要不断的提高目标来保持他的斗志和兴趣,保持其成功的成就感;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适当降低目标,也让其保持兴趣和成功后的成就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分层试题其实也不太符合成败效应的心理学原则。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