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障碍怎么形成

2017-03-16 15:09:59 松果小编
一大学女孩,听到让她找东西的指令后,习惯性的对需要她找寻的东西“视而不见”。比如,让她找茶叶,即使茶叶就在眼皮底下,她也“看不见”。而让她泡茶,她则顺利的找到茶叶并泡上茶。我对她的初步诊断为“注意力障碍”。早年父母让她找东西时,因没有及时找到,遭到了急躁的父母训斥和羞辱,并贴上“笨熊”的标签。多次强化,就形成了这种注意力障碍的神经症症状。该女孩向我描述爸妈和妹妹对她的斥责时,她是喜笑颜开的。我对此的心理动力学分析如下:1、“找”指令的关键字,会高度激活神经,瞬间极度紧张(神经兴奋),导致神经传导短路而瞬间短时功能丧失(应急性功能障碍和精神运动性障碍皆如此原理),即,注意功能障碍,出现“视而不见”的场景。2、标签式否定具有催眠的意义,逐渐让受害人失去自我,并对标签的认同后容易被暗示。3、笨的标签极其被呵斥的继发获益,满足了女孩被关注的需要。斥责和嘲笑,是“高强度”关注,激活被严重忽略和否定的精神麻木,获得“深度”关系链接。4、不断重复笨的挫败,满足自己熟悉的羞辱情景,获得存在感。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