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情史带来的“自我厮杀”

2017-02-23 18:46:18 松果小编
有天下午和前告白对象在一起晒了半天太阳聊了半天,啥都聊,连三段情史都聊了。然后就发现我心里还是有点喜欢他的,甚至幻想他会不会经过今天下午也觉得喜欢上我了,然而真的只是幻想,刚刚又在跟我说他女朋友只跟他说了十一分钟电话让他黯然神伤,他的一瞥一笑都来自于她。嗯,我是在幻想。可能是太孤单了吧,孤单得我急于想要找一个亲密关系。 抛开我向他告白,之前他又向我最好的闺蜜告白这些只有小说里才有的狗血剧情。我和他的关系这两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变得更像是无话不谈的好友,这个转变开始于我把对他的不满,我觉得到他对我的伤害直言相告。当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他很惊讶,他没想到我会这么直接真诚。当然我当时不是抱着要去报复或者发泄情绪的态度在说,我只是想要表达出来而已,表达出我当时的感受,这种不带伤害性的坦诚,可能是我们关系进一步的关键。 聊天当中谈到为什么我每次告白都是以失败告终,他说我应该去了解这个人,然后以对应的方式来追求。回想了一下我似乎从来没有试图去了解过我要追求的对象,就连这个想法也没有过。但照理说我是学心理学的,识人心性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平时见一个人我可能都会对他的行为话语内心进行解析,那为什么去追求的对象的时候反而没有想过要去了解对方呢? 总结了一下,首先我看似主动,但其实我是被动的,我追求的人多是曾经或者当时喜欢过我的,我的追求只能算一种延迟性的回应罢了,或者是更通俗的一种心理特征便是“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 好吧,现在来细说一下我的三段还没有开始便结束的爱情吧!第一个告白对象,我们暂且叫他一号吧,当时追他都没有一个目的性,青春懵懂的我根本不知道追一个人其实是想和他在一起,更不知道“追人”这个动作是朝向谈恋爱这个目标的,我独自沉浸在一个人春心懵懂的幻想里,想要给自己留下一个轰轰烈烈的青春印记。 第二段是名副其实的还没开始便结束的爱恋,当时喜欢他是因为他喜欢我,而我也不讨厌他,心里小鹿乱撞了好几天,终于决定让自己勇敢一点,去尝试一下。我也不知道是因为我的生日奇葩是双十一那天还是什么原因,就在我心里默默决定接受他的第二天,他告诉我他谈恋爱了,还欢欣雀跃的给我看他和他女友的聊天记录,各种洒狗粮…我如遭雷击,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叫强颜欢笑。 三号,就是前告白对象,上文的聊天对象。他曾经喜欢过我,后来一直保持着联系,但都是他主动在联系我,让我自恋的以为他还喜欢我,且现在的他身上有些方面我是很欣赏的。在单身狗的岁月里便自己在心里导演了一场一方告白结果发现两个人都相互爱慕,然后感动的在一起的言情戏码。于是我决定主动告白,我要勇敢!然后,然后我就告白失败了,然后我还发现就在不久前他向我最好的闺蜜也告了白…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我在想难道我真的是命犯孤星?(开个玩笑) 其实我确实做了很深的反省,为什么我喜欢一个人却连对方的生日、喜好、习惯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曾想要主动去了解。原因在于我的关注点一直只在自己身上,我需要让自己有关于青春恋爱的体验了,需要有种主动勇敢的体验了,所以我去追人,我的行为始终围绕着我的需要,而不是出自于爱。即使是付出,那也是出于我想要的付出方式,断然不会是对方想要的方式。这可以理解为自私,但更是一种缺失。在心底来说我缺乏别人对我无条件的爱(幼年的缺失)所以我给不出对别人的爱。所以就算我知道对方想要什么,我可能也不会去做去给予,因为当我想去做去给予的时候会有一种阻碍,即:我都没有,为什么你要有,最好都一起没有,这样才觉得得公平。所以还当真是应了我的结论:我没有爱的能力。我没有力量去给予! 很多人都没有爱的能力,她们要么运气好等到一个有能力付出爱的人给她们爱,填满了她们的缺失,之后开始有爱流出来,开始爱的互动,当然这得有爱人能力的那方真的有那个耐心和源源不断的爱;要么找个人将就过一辈子,然后让这种情况再在下一代身上循环,因为没有爱人能力的父母,也给不出真正的爱给孩子,给的多是我认为这是好的,你应该这么做!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要找一个有爱的人,有爱人能力的人,然而一般喜欢我的我不喜欢,我喜欢的不喜欢我,那我就需要找一个喜欢我且我喜欢然后对方还有爱人的能力,借此来疗愈!这个机率是否太低了一点。 这么低的机率,有多少人可以等到呢?我们不可能真的像一句话说的“你不来,我不老”,那我们是不是该就此放弃,不再奢望,就这样过完一生呢?不是的,我们还有一条路可走,这条路人人都可以走,那就是让自己来爱自己,发展出爱自己的能力,我们把对另一半的期待期望放在自己身上,伤心难过的时候抱抱自己,轻语一声“没关系的,我还在”;委屈的时候对自己真诚的说一声“亲爱的,我很心疼你”;失败的时候我们先不要忙着去责怪自己,想想此时我们希望我们的理想爱人对我们做什么,说什么,我们就怎么去做;没完成目标的时候也先不要去内疚自责,轻轻的问一下自己“亲爱的,你怎么了?”…这对我们来说无疑也是很难的,且不可能是我们说要爱自己就能够爱自己的,我们对自己的批判,我们的内疚自责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来折磨我们,爱自己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是我们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实践的功课。这很难,但相对把希望寄托给别人,渴望找到一个完美爱人,这要靠谱一点。路长且难,慢行之,共勉! 写完这些东西之后我脑袋发热的把这段文发给了告白三号,也就是上文的聊天对象。他的反应不是我所期待的引发深思、恍然大悟、或者与我进行一场深入的关于亲密关系成长的讨论(顺带一点点对我的刮目相看甚至是欣赏)。而是一种漂浮于外、全然是两个世界的人在对话的感觉,我对他的反应有点失望,或者与其说是失望,可能更像落空吧,一种希望落空的感觉!我想要影响他,把他变成我想他成为的那一种人,因为我喜欢他,我幻想我们还是有可能的成为伴侣的,除却我喜欢他的那一部分,他还需要一些东西才是我的理想伴侣。我在一厢情愿的打造一个伴侣。细思极恐,突然觉得自己居然是这样的,这就是一个还没有自我分化充满了自恋和全能感且自我中心的巨婴啊。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源于控制感,是的,这就是我上文中想说又没有说到的东西,我找个伴侣,然后我又没有爱人能力的时候,我会干什么,我会控制他,把他变成我想要他成为的人,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你好。那为什么我会去控制对方呢?因为我不爱现在的自己,但是我是爱幻想中那个完美的自己的。如果自己做不到完美怎么办呢?那就找一个完美的伴侣吧,让他成为自己最亲密的人,这样他就是我,那我也就变成完美的了。但是我们也知道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符合我们幻想的人,那就找一个相对比较符合的吧,然后再把他身上不符合的东西变成符合的。这就衍生出了对伴侣的诸多要求和控制,拼命的想让对方按照自己想的去做,让对方变得“更好”,不然就会愤怒,就会爆发家庭大战! 记得之前追一号无疾而终,后来他回过头来倒追我的时候,我就是在各种评判和对应条件,也隐隐表现出了对对方的控制,然后他说了一句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的话:改变了就不是我了!我当时觉得这句话是不思上进、懦弱贪玩的借口。我想改变你是想让你变得更好啊!但现在想来,我凭什么去要求别人变成我想要的样子呢!凭什么我觉得好的就是好呢,人家以自己方式生活有什么问题! 我把自己的内心剖开,一丝一缕的去看,去觉知,去觉察洞悉,尽管这样一路写过来,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混蛋和自私自大的控制狂。但又像文章里面写到的,我们要去学会爱自己,爱自己先要接纳自己。我接纳我控制、自私的一面,人性本就不是全恶或是全善的,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且我接纳我的控制、自私并不代表我就会任由自己随心随性去发挥,要改变得先要知道,要知道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觉知觉察。这里我觉察到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面目,但也不是我们觉察到了看到了就可以马上改变了,我要做的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一直带着这份觉知与觉察,当我知道自己又在控制别人的时候轻轻对自己说一声:“亲爱的,每个人都有成为他自己的权利啊!” 是的,爱一个人,就让他成为他自己!不管是男女之爱,父母之爱,都是如此。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