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极处是自然

2016-12-27 10:55:40 松果小编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是《菜根谭》里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人品有好与坏,高洁与卑劣、可信与不可信之分,而这些,都通过每个人的个性、情趣爱好、行为追求和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体现出来。我们都应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存在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倘若我们能够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容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去自然做人,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做率真、本真、纯真的人。矫揉造作总给人虚伪之感,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自然源于真实和诚信。真实做人,就要始终保持一种简单自然、坦率的态度。在工作生活中不表演、伪装,不拐弯抹角。与人沟通、交往简单自然,真实做人,实在办事。 自古至今,诚信是衡量人品的标准,也是道德的准绳。秦国的强盛离不开商鞅变法的成功,而商鞅的成功又离不开诚信的力量。冯玉祥将军“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为人诚信,则是做人最明智的选择。 只有诚信,踏实做事,才会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踏实、更坦荡。如果一个人拿诚信作赌注,那就会得不偿失,害人害己。 自然源于宽容与淡泊。懂得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靠的是有容人之量。宽容也是源于豁达,而豁达则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人性的陶冶。当一个人具备了豁达和宽容之心,就有利于事业成功和人际的和谐。 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心浮气躁的人由于不能深思熟虑,往往会使所进行的事业功败垂成。这就是“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做事如此,待人同样是这个道理。 自然源于崇高和公正。一些人受利益的熏染、功利的羁绊、得失的攀比,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损公肥私,无视团结,拉帮结派,甚至干出利令智昏的勾当。只有辨清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抵御各种诱惑和迷惑,才能成就自己的崇高人生。 同时,崇尚真善美,也体现一个人处事的公正上。公正要怀有公心,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公”字当头,摒弃私利,虚心纳谏,躬身问计,才会心明眼亮看问题,头脑清醒作决策、务实进取干事业,遇事才会看得更远、谋划的更周全,处理的更公正。 人贵自然,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己。真实诚信不虚伪,宽容淡泊不挑剔,崇高公正不庸俗,原本是人的本性、自然地状态。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