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婚姻关系中呈现的问题或许是在弥补幼儿时的缺失

2020-04-25 21:53:38 知心♥️婚恋情感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谚语是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基本就能预测长大后的样子。似乎听起来有点悬乎。其实孩子小时候的成长经历的确有可能影响着他的一生。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怎样影响着陪伴我们大半生的婚姻关系吧。 A先生和B女士前来结婚,B女士说她因为冲动刚跟前夫离了婚,在A先生的诱惑下,就跑去跟A先生在一起。 A先生百般殷勤,送温暖, 让B女士从离婚的创伤中得到些慰藉 。但在登记结婚时,B女士说她不想跟A先生结婚,她还一个劲地给前夫打电话说她忘不了前夫,她爱的还是前夫,她想跟前夫过。前夫也一个劲地呼唤B女士回去跟他过。一旁的 A先生却心急如焚,百般地诱惑,说只要跟他结婚了就好了,他能忍受B女士的坏脾气,只要跟他结婚,B女士要怎么都可以,不工作他养她,要花钱他给她。 在场的所有人都很吃惊,都在劝说A先生:人家都说了不爱你,不想跟你结婚,你为什么硬要拉着人家跟你结婚?A先生根本听不进,更怕因为外人,而接不了婚。于是我问A先生: 跟她结婚后,你能忍受她心理想着另一个男人吗?如果她前夫一召唤她就去,你怎么办?A先生一脸懵逼,自欺欺人说:“不会的,不会的”。 我们都很吃惊:这样的婚姻,明知道是个火坑,注定要烧得遍体鳞伤,A先生却迫不及待地硬要往里跳。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他的心里,并不清楚什么是婚姻,婚姻的本质是什么?他只知道结婚就像得到一件物品,只要跟他结婚了,他就是这场争夺战中的胜利者,战利品就是B女士,而跟今后的生活是否幸福无关。 这样不明白婚姻的本质和核心的人并不在少数,而这该是在幼儿时期就建立起来的基本概念:结婚是双方的,不但要我爱她,还要她爱我,这是婚姻的基础。 可能大多数人都在疑惑,幼儿的孩子那么小,怎么会懂得这些?我们来看一个孩子的案例: 一个4岁孩子佳佳 ,喜欢幼儿园一个叫嘉宝的女孩。佳佳对嘉宝情有独钟,说要跟她结婚。他总是喜欢用手温柔地抚摸嘉宝的脸,并轻声叫她“宝宝,宝宝。”每当这时,宝宝便毫不客气地伸手抓他的脸,而佳佳既不还手也不恼火。 但没过多久,佳佳的苦恼更多了。他喜欢跟在宝宝后面为她服务,尤其是放学时喜欢拉着宝宝的手走出校门。但宝宝坚决不让他拉她的手。有一次,佳佳妈妈看儿子遭宝宝拒绝后痛苦地躺在地上大哭,实在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就冲过去抱起他,拿出好吃的教他:“把好吃的给宝宝,她就能让你拉她的手了。”佳佳照做了,他终于拉到了宝宝的手,但东西吃完,宝宝又甩开他的手,跑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去了。佳佳又开始大哭,妈妈又鼓励:“要不明天你把你最喜欢的车送给宝宝?他可能会喜欢”,佳佳终于跟妈妈回家了。 过了10多天,佳佳妈妈又去接佳佳,并给他们带了芒果干,宝宝很快吃完后,又把手伸向佳佳:“佳佳,佳佳。”佳佳却面无表情地往前走,头也不回。妈妈赶紧把儿子拉到旁边 悄声说:“机会来了,快把芒果干给宝宝吧,妈妈再给你买。”儿子抬起头憨憨地说:“我已经不爱她了。”妈妈惊异地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她不爱我”。妈妈说:“那你不跟他结婚了?”,佳佳说:“他不爱我,我们不能结婚了”。 原来佳佳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这个案例中的佳佳正向我们成人的A先生,只是佳佳通过大量的对宝宝的好,明白了宝宝不爱他,他们在一起他并不快乐,所有不能结婚。而作为成年的A先生却完全不知。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他们为爱无比痛苦,为之心碎。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些问题可能是在孩子在6岁前就能解决的。原因是很简单,因为我们成人并没有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爱与自由,任随孩子成长的规律去探索一些属于自己内在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灌输一些我们认为对孩子将来有利的功利的东西,剥夺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所以,爱孩子,请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让生命自己发展自己,创造自己,不要让孩子一辈子都沦陷在弥补童年的缺失中!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