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的情绪暴力
2020-05-17 08:58:45
柠檬【情感心灵】
在一次深层疗愈里,我带领来访者进入了很深的潜意识层面。
他完全进入了自己的童年感受。
我对他说,好,现在,你去看看那个小男孩,想对父母说些什么?
两行眼泪从他的脸上滑下来,他说:
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
那不是眼前这个30岁男人的眼泪,而是童年那个无助的小男孩的眼泪。
事实上,他来自一个“健全”的家庭,但是,他的记忆里,父母总是吵架、冷战,心情不好还会拿他出气,而他们不分开的理由,总是:为了孩子。(真的为了孩子,为什么不提升自己、改善关系呢?)
于是,这个事实上遭受父母的情绪暴力的孩子,他的心理感受是: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
长大的男孩,就变成了一个深受抑郁症困扰的男人。
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情绪暴力的受害者。
如果,你像这个小男孩一样,明明身处一份关系——我明明有爸爸、有妈妈、有老公、有老婆,但是,我却常常觉得不被支持,得不到滋养,被贬低、被打击、被不停地要求、信任缺乏,潜意识里对这份关系怀有恐惧、想要逃离,感觉自己仿佛是没有爸爸、妈妈、伴侣……的,就像蜷缩在角落里的一只流浪犬,无依无靠,那么,你可能正在遭遇关系里的情绪暴力。
情绪暴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打击你、羞辱你、谩骂你、贬损你、指责你、不停要求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你、把自己情绪不好的锅扔给你去背……
另一种,是隐性的情绪忽略,——不允许你表达自己的需求,无视你的情绪与感受,比如:
当你感到伤心难过,对方不会表示关心,或者你试图表达自己,对方却认为你不够理智,是在“作”;
对方总是太忙,管你物质上的需求,却不顾及你的心理感受,或者舍不得时间给你高质量的交流和陪伴;
给你的是TA想给你的,要求也是TA定的,却不询问一下:你想要什么?
……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情绪暴力,都会带给人深深的孤独感、无助感,以及愤怒。
通常,在一份不健康的关系里,显性的谩骂、指责、争吵,与隐性的情绪忽略,常常是相伴相生的。
你指责我,我忽略你,我们彼此折磨、相互消耗,就是逃避面对问题的根源,不去真正解决问题。
这会让人虽然身处一份关系,却像生长在情感沙漠里的植物,长期得不到滋养而渐渐枯萎。
孩子是不能发出自己声音的弱势群体,对于遭遇家庭情绪暴力的孩子,如果父母意识不到,就会觉得自己是对的,不会觉得在伤害孩子,对此,我们只有报以深深的同情。
而每一个遭遇情绪暴力的成年人,根源都是没有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活出自己。——当然,通常TA会是一个童年经历过情绪忽略、情绪暴力,或者是有着比较艰辛的童年的人。
一个人,越是不接纳自己,越是寻找关系,渴望在关系里被别人满足。
但是,因为TA自己不能以健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那么,也就无法去健康地处理关系里面彼此的情绪问题,反而会给关系制造阻碍。
而一个心理健康、情绪成熟的人,会自然地经历情绪的流动,能够自我滋养,会天然觉得满足,不会过于依赖关系,也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对新事物的好奇上。
身处情绪暴力的关系里,当然首选的解决方案是诚实面对自己,真实面对问题,承认内心的痛苦,说出自己的感受,真诚交流,彼此看见,各自疗愈,改善关系。
如果,你已经真实地面对问题,跟对方沟通,但对方就是拒绝回应,那么,其实,你有离开一段痛苦关系的权利。
如果,你宁愿继续痛苦,也没有勇气离开一段不健康的关系,那么,请保持对自己的诚实,——不要再说我是为了孩子、为了你好、为了谁谁、为了什么而维持关系了,你,就是为了你自己,——你自己的面子、你自己的不自立、你自己的懦弱……而留下来的,这样,起码你会心安理得一点,这是你的选择,让你受苦的是你自己,别再去伤及无辜,别再去怪别人,让别人为你负责。
而留在一个不健康的关系里,通常有两种活下去的方式。
一种,是在关系之外找到出口,外遇之类的,你懂的。
还有一种,是忍耐。
忍耐方通常会带来情绪障碍,情绪障碍的表现,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和活动性减低、自我评价降低的“三低”状态;或躁狂状态,即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性增高的“三高”状态;或者二者以混合形式出现。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称为双相障碍。
有的人,会通过自我麻醉、刺激性的活动来逃避痛苦,比如:赌博、上瘾性行为等。
进一步,情绪痛苦也会通过身心疾病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功课来到人间。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有人在人间完成了自己的功课,打开了自己的限制性模式,活出了自己;而有的人没有,——不愿意面对、没有意识到。
如果,你不想逃避问题,就请正视自己,试着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所有的痛苦,都是成长、疗愈自己的机会。
那些给你制造痛苦的模式,不去打破它们,留着给自己添堵吗?
想忍耐,请继续;
或者,你可以打造一把全新的榔头,以勇气,以智慧,以真诚。
然后,像肖申克的安迪一样,挖我们自己的地道,逃出生天。
我们能为别人做的最棒的事,
就是做好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