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我”的孩子问题重重

2020-05-28 09:32:54 子墨【情感分忧】
最近接触到的案例,让我对此感触颇深。 幼时,家长的过度管制(一方面,事无巨细管的多,一方面,毫无融通管的严)造成孩子无法形成独立而有力的自我意识:不确定我是谁、不知道我要什么、不能够安排自己的事情。家长的过度管制成了孩子行走的拐杖,离开了它,自己就无法前行。幼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对一切都还可以逆来顺受,表现出一个听话的孩子。但这听话的背后,在心理上,其实为日后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在此环境下,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叛逆必然要来得凶猛很多。叛逆是家长的说法,并对此觉得很糟糕,作为心理工作者来讲,我觉得用“自我的觉醒”更为合适,对此是应该举杯庆祝的,孩子长大了。冷静下来,对于此种情景,大人只需积极开始自我的改革就可以了,也必须这样,相反,一味地对孩子的叛逆进行镇压,是绝对不可行的,最终必然是两败俱伤。 没有自我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处处表现讨好别人的姿态,没有或不坚持主见,委屈自己,结果不如意时,往往抱怨他人,极度抱怨时又会转为深度的自责甚至自我攻击和自我伤害。 初始阶段,疯狂的把自己投放到外在世界,或者找朋友玩、或者打游戏、或者沉迷幻想世界(比如二次元)等等反正不再安于正常的生活节奏,这虽然是一种放纵生活的状态,但其中却很非常积极的心理含意——打破之前外界给自己的枷锁,重新寻找自己的方向。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一方面承受着内心迷茫的痛苦(但还不能明确的意识到),一方面为了逃避痛苦而让自己麻本沉醉于对外在世界的追寻(这是受到无意识的影响,而不自知)。在这个阶段,家长最容易走进的最大误区就是,只看到孩子放纵式的叛逆,看到不其暗含的积极意义,从而采取种种“围追堵截”的方式,而不能“顺势利导”。 第二阶段,外在表现上往往忽然会有截然相反的转变,以前“闹”的现在“静”了,以前“静”的现在“闹”了。这是因为,在初始阶段,当孩子们刚开始反抗时,他们会盲目认定自己的方式是对的,但当这种方式用得久了,再加之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体验时,开始反思自己,开始向内走,开始更真实得体验到自己的痛苦。在这个阶段,家长看到孩子在反思,切忌摆出一副“看吧,早说你时还不听”的嘴脸,那样做,除了能够在一个孩子面前让你感受到一种“低劣”的优越感之外,对孩子没有什么帮助。 第三个阶段,就是漫漫的人生成长之路,用一生的时间来找回那个迷失的自己,其实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在这个阶段,家长除非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并勇于探索或者基于亲情对孩子无条件的关爱之外,将无法再对孩子有任何的引领。 补充说明: 与过度管制相对的,如果幼时,家长对孩子过度冷漠,疏于管教也一样会让孩子形成一个“没有自我”的心理创伤。两种情形所造成的没有自我,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在形式上稍显差异,因其变数较多,没有固定的法则,就不做详细说明了。 结语: 家长朋友之所以会采用过度管制或过度冷漠的方式教育孩子,也只是复制了其从其父母那里习得的经验,所以家长朋友也往往是没有明确而独立的自我意识的。所以家长能在多大程度上成熟自己独立的自我意识,才能真切的感知和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