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青春/叛逆的孩子)家长必看
2019-10-23 23:24:27
松果小编
亲子教育——方法科学得当才能事半功倍,收效显著。
【在孩子青春期我们给予的尊重——让我们的付出能有好的回报】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很容易在需要与被需要之间失去平衡。这种保持平衡的关键就是在一段亲密关系当中的尊重,但是有的时候会有一种“在这个位置可以这么做”的错觉和错位。在这样的错觉之下,让我们在处于一段亲密关系即亲密又痛苦,但是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要怎么做才好。
从某一方面来讲,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在一段亲密关系当中不知不觉的失了分寸 ,在这种贪心的驱使之下少了对这段关系的尊重,和对对方的尊重。
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中,父母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在这段关系当中是占有主导地位的人。从孩子的出生,到孩子可以完全独立之前都是要依靠父母来生活的。所以这样长久占据主导地位的姿态,就会让父母觉得“我可以去决定关于你的事情,因为我是你的父母,我一直在抚养你,我有权利向你提出要求,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以此成为理由和包装自己的心虚。但是这样的相处模式会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就会逐渐的凸显出矛盾。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很好的调整双方的姿态,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过程当中父母忽略了一点就是——对于孩子的出生是我们自己对于生命的渴望,或是因为自己的需求而诞生的生命,在这段关系当中始终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在我们的孩子出生之前他们并没有要求什么,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自己做了这个这个选择,我们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不是我们要拿这些东西来要求孩子服从自己的资本。
就像很多孩子与父母在矛盾争吵的时候父母会说“我们当时千辛万苦,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你一点也不知道感恩。”孩子就会说:“我让你们生我了吗?经过我同意了吗?你们当时要是不生还好了,省的大家都不痛快。”这个时候家长会有一种无力反驳的感觉,如哽在喉,因为他否定了你之前付出的一切,而且好像也是那么回事,那还我们自己的决定。
在这样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第一、父母在对于孩子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自己慢慢的失去了控制权而感到焦虑,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要求孩子来服从自己。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这样的要求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命运给他的枷锁,我们越是想要用这些东西来掌控局面,孩子就会越感到痛苦。他只想从生命的一开始就结束这种痛苦,好像只有这样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孩子原本是我们生命中最好的礼物,我们之间是血缘链接起来的纽带,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为什么一段亲密关系中会有这样不可化解的矛盾呢?
也许原因在于,我们从不吝啬对孩子的付出,对孩子的关爱,但是从来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要怎么样去尊重孩子这个问题。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属于自己的。是的,孩子的生命源于我们,是我们给了他生命。但是我们只是孩子生命的开始,不能让孩子的生只是停留在这里,就此结束在孩子生命的开始,那段完全无能无助的时候,是需要完全的依赖我们,我们需要对于他们给予全部的关注与照料,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要求孩子的筹码,因为他们也不会愿意接受,也就是我们没有办法从孩子那里要来一份对自己的感恩于尊重。除非他们自己愿意给。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愿意感恩自己的付出,并且尊重自己呢?
从某种角度来讲,你想要得到什么,就要知道付出什么。
你想要孩子尊重自己,首先要知道怎么尊重自己的孩子。要知道怎么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给予这的角色,因为尊重的前提是平等,如果没有这样平等的心态,也就我们会不会有真正想要尊重对方的想法。如果那种不平等的心态下,尊重也可以是你给他的另外一种给予与恩赐。这些东西一样会被感知到,这些东西就像水中的浮萍一样,没有根基。
其次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贪心。也许这份贪心我们自己也很难察觉到——这份贪心叫做“我需要去爱你”。有了孩子的存在,我们有了这个去爱的权利,在这样“去爱”的过程当中,在照料自己生命的延续,也是不断的向自己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从那个小生命中找到慰藉。但是在付出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是想要得到回报的,这个回报就是——我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需要时听话的。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讲孩子听话就意味自己有跟多孩子的掌控权,可以更好的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中为完成事情的延续,因为听话的孩子是不会反抗父母的要求的。(但也可能会被管教成“妈宝”)
再次,我们需要放下我们心中的焦虑不安。这种焦虑不安是从孩子生命开始的时候就存在的,因为那个时候孩子还太弱小,很多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太危险的,需要我们的保护。但是我们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孩子已经在慢慢长大,已经不是那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了,他们的能力一天比一天强,个子一天能比一天高。这个时候他们除了要依靠我们生活,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自己去理解和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知道并且相信孩子已经长大了,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因为这个时候你不愿意给他们也会用回避的方式自己去得到。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只会让你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硬。
我们要懂得怎么让自己的孩子把紧闭的房门自己打开。那么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那就是不妨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每天要和自己相处的同事或朋友。自己的孩子和同事可能是自己没有都需要自己去面对的人,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可以看出我们自己的心态的不同,以及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与自己共事的同事面前,我们在工作中也会有相处,也会为彼此付出一些东西,也是希望对方可以回报自己,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时刻不会忘记一个东西那就是“分寸”。在这个相处过程中,我们知道不“多管闲事”,有要求要“合情合理”的提出不会有过分的要求。但是对于孩子,也许我们也会知道我们的要求不好的,但是就是在“我是为你好”情绪中失控。在孩子回避你的要求的时候,还会用看日记、联系老师、询问行踪的方式来向孩子要求,试问你会对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这样做吗?你会喜欢和这样的家长吐露心声,拉进关系,不出争吵吗?为什么反到是与自己更加亲近的孩子却要这样对待?或是可以问自己,是不是喜欢有人这样去对待自己。
我想,在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你是有所启发和帮助的,心里会有自己的答案。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是一次次渐行渐远的修行。”这是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都需要去面对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一些淡然,在尊重自己的时候也学会在爱的包围下,合情合理退一步,让孩子也有被你尊重的机会。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也会长大,离开你的怀抱。为什么不让他们怀着对我们的感恩上路呢?
风里雨里“良言老师”在这等你,为您解忧,为您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