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焦虑背后的能量
2019-09-24 15:12:57
松果小编
焦虑按照程度不同可分为:焦虑情绪,焦虑倾向,以及焦虑症三个阶段。焦虑从本质上来讲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即“冲突”,它来自我们自身内部,也来自我们和周围世界的碰撞。焦虑和疼痛一样,人是能察觉到的,只要你焦虑了,就一定会意识到。
焦虑的十个表现有睡眠问题(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过度担心(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肌肉紧张,慢性消化不良,怯场,非理性的恐惧,惊恐发作,重温伤害,自我怀疑,反复倾诉。
哪些人容易焦虑?有人说完美主义的人容易焦虑,还有人说不自信的人容易焦虑。其实这都是简单化了。如果你不能清楚焦虑的来源,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焦虑。
现在请请大家先想象一个画面。在一片广阔的大草原上一群羚羊在悠闲的吃草。在不远处一只狮子在注视着他们,突然狮子开始向羊群奔跑,羊群受到威胁,所有的羚羊开始四散逃命,在羚羊的一生中,这种情况经常会出现。一只体弱的羚羊成了狮子的美餐。很快羊群就安静下来,其他的羚羊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开始喝水吃草。离开了狮子的威胁。一只羚羊只用20秒从紧张状态到放松状态,这在人类的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如果是我们被追杀那肯定是茶饭不思。对于羚羊来说,快速放松下来是事关生死的。在两次危险的间隙之中。如果羚羊不赶紧补充体力的话,那么下一轮危险来临的时候他就不会被狮子追上吃掉。为了能活命他必须快速回。
我们人类的大脑思维发达,在危险来临前我们就开始预知研判,人类是自己制造压力,如果是压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人们就渐渐的变得焦虑,聪明的人能预知的危险更多。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像羚羊那样很快放松的话,焦虑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健康。因为我们需要花费很多能量去担心而不是解决危险。
人们的焦虑来源于何处呢?来源于对未知事件的过度灾难化解读。现代人已经不会总是处于生存危险中。但是我们遗传了恐惧的本能。害怕现有的失去,担心想要的得不到,现代网络信息传播迅速,而人们对负面信息的关注远远大于正面的信息。看到一个不幸就自行脑补,感到危险在向自己靠近。我们会放大危险。在头脑中反复思考各种可能,也就是忧虑。
适同时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把过度的欲望包装成了一种很励志的东西。好像无休止的追求名利、成功。对成功人士的过度宣传,让你觉得这些人完美。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成功。要不就是明明做不到还要去勉强。透支精力去追求不存在的完美。这都有可能造成焦虑。明白了焦虑的社会根源啊,我们起码可以,就是不需要为你的焦虑自责。这不是你的错。
人类焦虑情绪的产生,其实是源于大脑有意识地通过监控生理反应来调整人体的生物系统。让他适应身体内外部环境的要求。因此情感和身体的关系紧密相连。现代医学越来越认可心身疾病的说法,女性因为在一生中激素水平变化较大,较容易焦虑。经历创伤的人因为他们大脑的边缘敏感也容易焦虑。高自尊的人因为他们害怕出错。设想各种可能,就是脑子总是停不下,会造成焦虑。我们不是圣人。如果不能接受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出现了焦虑非要强行控制。反倒会适得其反。所以面对焦虑要有一个放任。“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当它是当下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这或许是我们能对抗焦虑的最本质的方法,叫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就是遵循他不去排斥他。对于情绪呢,不要过多去担心他,让他自生自灭。有些人会担心啊,你不去管它的能消失吗?所以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儿。这个应该做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事儿,而是去做那些能够控制的事情。比如说森田疗法会让住院治疗焦虑的人打扫房间、种菜。他不让你用多的时间去纠正一些消极的想法。反而让你更多去从事日常的生活活动。这样你脑中充满了你能掌控的正向的事,负面的杂草就无处生长了。
如何解除焦虑,认知逻辑改变是比较常用并有效的方法。就一个具体的案例我们来共同了解这个方法。段某,女49岁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爱人炒股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爱人没有其他方面的经历来源,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他的身上,她的孩子上大二,她经历危机创伤后形成了中度焦虑,每天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中。那在咨询中,我让段女士把他所有面临的事分成三个部分。不能改变的,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的,和轻易能改变的。明晰了自己现有的可利用资源,直面已经发生的事。既然已经发生,担心有什么用?解除忧虑法实际上就是一个调焦的过程,缩小范围针对不同的问题逐一去识别改变认知。 识别和矫正那些情绪问题及认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比如说你看见孩子玩儿手机就很焦虑。你可以再深入的体察一下。究竟为什么这么生气?你是不是认为孩子一玩儿手机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好就意味着他变成一无是处的孩子。而当你仔细想一想啊,这就是我们说认知扭曲的一点盖全面,无限扩大灾难性后果。改变现在的想法和将来之间的联系,改变对错误的无限夸大。学会你把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具体的可以改变的问题上。
下面我们在讲几种身心疗法,意向对话,请段女士闭上眼睛。想想一个人,这个人要有智慧,段女士闭上眼睛。然后她的父亲的形象就出现了。她很信任母亲!他听到母亲说这是一个妻子、母亲要为家庭所承担的,我很为你骄傲。接着母亲又问他能不能把一些问题也让丈夫去解决承担,你也要让他清楚这个家庭离不开他的帮助。对女儿也是一样,经过这样的对话之后,段女士虽然没有彻底消除悲伤,但是他起码按照母亲说的话,不抱怨,睡眠质量也好起来。身心状况的变好。这种想象母亲,那也有可能是其他人,比如某个有力量的伟人。这个意向对话的意义就在于发现段女士无意识层面的真实想法。改变不确定的办法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真实和重建信心。首先就要接受自己。焦虑者都有强烈的自我受伤倾向。所以在段女士的印象中,母亲一开始就表达了鼓励。其次我们能承担,别人也会一起来,自己不是孤独的。我们要讲的第二种方法是冥想。其实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焦点上,比如,呼吸。为什么冥想能够缓解焦虑呢?因为焦虑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高度紧张无法放松的躯体反应。冥想可以激发体内的放松反应。让你对外界的其他事情不在关注。而是集中在眼前的具体事务上,放空大脑。另一个方法是正念,就是集中在眼前的具体事务上,第三种方法就是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在指导语的带动下身体的各个部位逐步放松。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身体上。解除焦虑的方法很多,运动,嗮太阳、听音乐、绘画等等。重要的是找到你喜欢的,可以坚持的。要学会尊重自己。你的身体不会撒谎,学会尊重你的感觉,你的身体变化。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把焦虑的正面意义。焦虑并不都是负面的,适当水平的焦虑能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辨识出周围的处境,也能使的我们的表现更好。所谓的表现更好是指我们能更全面有效地接受讯息,然后做出选择和反应。据最新研究表明,当人们焦虑时,一种“不现实的乐观主义”就会消失。这种不现实的乐观有点类似于阿Q精神:忽略负面信息,而偏爱对自己有好处的反馈。通常人们会不理性地忽略那些对自己造成负面作用的信息,倾向于接受满足自己需求的反馈。不过,当人体感受到焦虑时,大脑中的杏仁体开始作用,带动下丘脑垂体中的“理性”激素分泌,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客观地接受讯息,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所以面对焦虑,我们要做的是接纳他,而不是逃避和恐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