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孩子
2019-09-13 08:24:23
松果小编
1
一位心理学家说,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和孩子的爱却是为了分离。
这个分离是从母亲分娩开始,婴儿与母亲之间的物理链接——脐带被医生切断的那一刹那,婴儿就从温暖舒适的子宫步出,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此时的独立,仅仅是提前支取的名义上的独立,离开母亲的精心呵护,任何婴儿都不足以存活。
之后是上学,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孩子从温暖舒适的家庭步出,一步一步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不断深入地去完成社会化过程,完成将来在社会中立足需要的知识储备和能量积累,学会遵从游戏规则,直到走向社会成为一个融合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真正独立个体。
再之后是结婚组建新家,就像细胞成熟到一定程度发生自然分裂。孩子也将拥有自己的孩子,一个新的循环过程重新开始,与原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将更多地算作维持一份亲情。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父母都只能陪伴孩子一程。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会离父母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父母老去,天人相隔,只有生物基因和家风家教像血液一样在孩子身体里边默默流淌。
这是顺其自然的发展过程,可在现实当中,总有人逆潮流而动,让人感慨: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2
想必大家都听过"狮子育儿法",森林里公狮子会时不时将幼狮子推下石崖,然后静观其自寻出路、自食其力爬上来,若无危险决不施援。而人类要模仿或者学习的,就是推开孩子,在危险可控范围之内,由孩子克服困难、在没有父母的帮助之下,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孩子摔倒了,若无大碍,静待其自己爬起来。
母子原为一体,要狠心将孩子推开,或者眼看他们有困难却不给予帮助,恐怕一般的父母都做不到。更有甚者,当他听到了心理学家做出的关于母子分离动力的解释,他会疯掉或者骂娘。
在孩子刚出生的那些时日,母亲对宝宝的照顾称得上是精心抚养、细心呵护,生怕发生一点点闪失或者一点点不周,可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人的想法也是会发生改变的——天底下没有全能的妈妈,她们拥有抚养宝宝所有的知识,还在产后拥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熬夜能力,还能够在半睡半醒之间瞬间察觉到孩子的一举一动,时刻做好准备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时间稍长,妈妈们也会精力不支产生松懈,时间再长,妈妈们会缓过神来回忆自己的青春往事,因为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妈妈们不得不牺牲掉曾经辉煌的事业、仿佛消逝弥久的轻松浪漫,甚至精心妆扮一下的心情也被掏空……在妈妈和宝宝之间,不知不觉间生出一条裂隙,顺着这条裂隙,能撬开母婴之间的亲密,让母亲生出一些对宝宝的”恨意“。
而宝宝的感觉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虽然不会说话,但能够觉察到情况的变化。如果他们得不到妈妈的及时反馈,或者被妈妈抱起轻拍,或者将乳头塞进他们的小嘴儿里吸吮,或者将尿湿的布片换得干爽,他们内心就会变得非常焦虑和不安,于是他们会用哭声来表示内心的不满,并吸引妈妈们的注意。心理学家说,直觉是最高层次的知识。婴儿的直觉丝毫不输于成人。
妈妈们呢,也是各个不同、各有各招。有的妈妈一听到孩子的哭声会像天使一样飞将过去,看看孩子是否尿了拉了,轻轻抱起来轻轻拍一拍,不顶用的情况下或者奶子胀的情况下就将乳头塞进他们的小嘴。有的妈妈们呢,生怕将孩子抚养成一个公子哥或者大少爷,有意地拖延一下及时响应的行为,以为这样就是延迟满足,以为这样就能制造出一个将来成就斐然的达人胚子。
孰优孰劣?我不知道。待我说完,读者可自行评判。
就我所知,在前6个月被精心照顾到的宝宝,他们一生患上精神分裂的可能性小之又小。而那些没有被妈妈及时满足的宝宝,这时会选择一个替代物——心理学上叫做过渡性客体的物品,来代替妈妈的服务。通过吸吮奶嘴、手指头或者啃咬布娃娃小熊的脚趾,宝宝们能够瞬间释除焦虑、缓解不安,这其实就是孩子对生命探索的开始,总有一样东西能够满足自己,使得内心获取宁静。
上边的优劣问题,我想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前6个月精心照顾孩子,此后的时间稍有懈怠也不为过。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3
什么是过渡性客体?
前边已经提过,是替代妈妈的一些物品,它既非主体、又非客体,是介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地带,是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一个存在物。它的突出优点是孩子对他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既然孩子在6个月之前能够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精心照顾,孩子自然会迸出一种全能神的感觉——心理学家将其描述为婴儿般的无所不能,孩子会认为自己只要一发声音就能召唤母亲的到来,解决自己的饥饱、冷暖和舒适与否的问题,但6个月之后我竟然失去了这种超乎寻常的控制能力,于是宝宝受不了了,他们找到了替代物——温尼科特称之为过度性客体(这个概念被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称之为迷倒伦敦心理学界的一个概念)。
过渡性客体并不会永远伴随着宝宝们,它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上所述,它从母亲的注意力分散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呢?到宝宝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手脚、自由控制大小便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一个身外之物来作为妈妈的替代品了。
既然对宝宝不能做到长久地精心呵护,那么妈妈们在照料宝宝时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限度呢?在过渡性客体之后,温尼科特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enough mother”,曾奇峰将之翻译为“60分妈妈”。
4
什么是60分妈妈呢?就是刚刚好的妈妈。什么是刚刚好的妈妈呢?且看以下事例。
假若宝宝有一天爬到了床边,妈妈们通常会做出三种反应:①懒得管他,想着可能掉不下来——糟糕的妈妈。②一把将他抱到里边,使他远离危险——完美的妈妈;③待孩子感觉到了危险,再将孩子抱到里面——先体验危险,再化解危险——60分妈妈。
毋庸置疑,糟糕的妈妈糟糕透顶,不值一提。完美的妈妈做得似乎非常完美,可她剥夺了一个孩子成长的权利,最终沦落为糟糕的妈妈。因为成长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发育程度跟妈妈之间的距离,就是说孩子的内心距离妈妈会越来越远(如果他找到真爱他的那个人,他们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近),他不需要呆在妈妈温柔的视线范围之内即可感觉到舒适自在。而60分妈妈做得不多不少、刚刚恰好,她不仅保证了孩子的人身安全,而且让孩子体验到了危险引发的焦虑和不安,孩子内心的格局和韧性会得到质的提升。
60分妈妈做对了哪些事情,使得孩子们的心理发育得更为健康呢?
其实她们只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抱持性的养育环境,就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做对了事情,给予他们肯定和赞美。孩子做错或者搞砸了事情,给予他们理解和支持。
完美妈妈又如何沦落为糟糕的妈妈呢?因为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中间,没有被满足的部分可以促使婴儿获得一定的创造力——孩子们通过幻想未能得到满足,必须通过创造一个替代物来修复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但这个不能满足的部分不能太大,太大会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造力是一种修复婴儿跟妈妈和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
父母永远保有对孩子最长情的陪伴,无论你是近在眼前还是远在天边。虽然你很快就从蹒跚学步走向振翅翩翩,眼里的风景愈来愈少出现他们的身影,愈来愈少与他们关联的事物,你们之间的距离随着你走出家门渐行渐远,但是永远隔不断的是孩子与父母共同编织的一条无形丝线。推开孩子,不是放手不管,追求创造力,不能制造心理缺陷。所有的学问,都有一套最适宜的参数,它未必是极值,但一定可以成为成长方程的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