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学习其实很简单

2019-09-11 12:45:49 松果小编
孩子不喜欢学习,做作业拖拉,不认真,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这些是不是大多数家长都困惑的问题呢?面对这些问题,家长通常都会束手无策,每天辅导孩子做作业,成了一场水火不容的大战,家长和孩子都身心疲惫,影响了亲子关系和家庭的和谐。 作为一名老师,我深深的理解,理解的是孩子! 当我们责怪孩子不喜欢学习时,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喜欢学习?就好像说我们自己真的喜欢上班吗?每天都愉快而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吗?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所以要求孩子喜欢学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贝克汉姆这位世界顶级球星,当他的身影出现在球场上时,无数的尖叫声立刻响遍整个球场,他是很多人的梦想。贝克汉姆从小就喜欢足球,七岁起贝克汉姆就已经崭露头角,在无数场儿童比赛中,贝克汉姆的破门,假动作都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酷爱足球几乎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基于这一点使他不断的进步,最终成为世界顶级球星。从贝克汉姆的身上我们发现,兴趣就是对于一件事情最初的喜欢,这会激发个体自主的去学习这面的知识,而能力就是在这件事上专注研究的成果。而在这其中,你会感到由心而发的幸福感。孩子的学习也是要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兴趣,能力,动力是孩子爱上学习的主要因素。 家长可能注意到了,平时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而当他专注到某一些他喜欢的游戏和活动中,却非常的认真甚至不用你的提醒,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他对学习不感兴趣。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呢?我们不妨把他喜欢的游戏带入到学习中,比如用开超市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会加减乘除,通过打字来学会拼音,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诗词的综艺节目学习成语。做这些就是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这样他才能像玩游戏一样,全身心的投入。 有了兴趣能力自然就能产生。孩子的兴趣都会有不同,所以难免会有不平均,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出现恶性循环产生偏科,容易掌握的学科越学越有成就感,越愿意学。自己不容易掌握的就不想学,就学不好。这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客观的分析问题。我的初中老师对我说过,我们改变不了考试中每科分数的比重。如果自己哪科比较弱就用最少的时间把它掌握,其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老师的话让我对不喜欢学科没有了厌恶的情绪。家长跟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分析问题不要太在意分数,发现问题的原因,正确的解决方法。孩子有了掌控感,有了自信,对学习自然就会有信心。 我接触过很多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的目的只停留在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过不上好生活这样的思考上。他们没有想过孩子会接受你的这个价值观吗?现在他还很小觉得这件事离他很远,等他大了以后又会说某某没考上大学,不也很好吗?所以在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观这件事上真的不是家长决定的。可能有的孩子学习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有的是通过学习达到自己的理想,有的可能是自己为什么学习都不知道......基于这些原因家长和孩子可以进行沟通帮助孩子分析学习的付出与回报,不学习的价值和损失。学习的目的是将来可以选择一份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为了生计不得已的工作。我们像成人一样看待孩子,让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长要做的就是让他明 白每个选择背后的意义。选择=承担结果。 当孩子明白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什么,之后就会明确自己的目标爱上学习。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