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体制化了,还有得救吗?

2019-08-23 17:44:04 松果小编
被体制化了,有得救吗? 可能真相比较残酷。大多数人都是被体制化的状态。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免于这种状态,活出自身的活力热情,拥有不僵硬的身体。我记得武志红有一篇关于权力主题的文章是这样说的:在权力体系当中,只有权力层级中居最高位的那个人,也就是说掌权的人,才能够拥有活力。位于权力链条越底层的人,越僵硬没有活力。 整个社会结构的设计就已经决定了:极少数人有活力,大多数人僵化,是一种常态。对于个体而言,是不是只有被体制化这个选项,此外就没有任何的选择空间了吗?对中兴的程序员欧建新来说,他面对的确实是一个死局?首先,我认为欧建新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读那个MBA。以他的家庭出身和资源来看,MBA对他来说完全毫无意义。浪费时间金钱.对于门槛高的MBA,比如中欧长江,适合社会关系广、人脉网络广、社会资源丰富的人,交换资源、建设人脉圈。对于没有什么人脉和社会关系的人,你自己进入到那个MBA的班里面,别人会觉得,你来这儿是干嘛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你没有任何的价值和可交换的。对于那种门槛也不是很高的,一年的学费几万块钱,三年下来十几万的,比如就是我所在的厦门就有一个某大MBA的。有些人没什么资源,也没什么人脉,他去那儿是想去蹭资源蹭人脉的。那结果一个班里面全部都是这样的人,或者说这样的人占了大多数,那你去读这种MBA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欧建新,他可能是在华为的工作遇到了瓶颈,觉得读MBA是升级的解决方案,读完了他不是一样要去中兴做螺丝钉吗?有这个时间金钱,还不如去旅游休闲、阅读放松、做个编程自媒体加线下培训,开拓副业收入。 很多人因为思维被体制化,意识不到对于个体来说,不管你再怎么优秀也好,你的学历证书再怎么金光闪闪也好,就算你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又怎么样呢,个体是博弈不过资本的,这是一个资本碾压一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被体制化很难避免。很多人多少都有被体制化的状态,只是程度有所不同。欧建新是个体被体制化的比较极端的情况。 那么对于个体来说,被体制化了,还有的救吗。这取决于,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换言之,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位置,是否重视自己,是否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的感觉,是否在意自己的情感能不能够抒发出来,流动出来。多大程度上能够给予自己这种关注。即使是在996的工作状态当中,比如说在工作的间隙,每一个小时是否能够抽出五分钟关注一下自己身体的感觉,做几个瑜伽的拉伸动作。其实只要每一天能够花一定时间放在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上,放在自己的感情的流动上面,就会有一定的效果。也可以学习肖申克的救赎的男主角Andy。身在监狱高墙里,他仍然努力去争取阅读的权利,听音乐欣赏艺术的权利,这是他为他自己留下的感情流动的空间。就是这一点点的空间,让他避免了被监狱的制度和高墙彻底的体制化,最终获得自由。 /在这里借用一下武志红文章里面用到的图片/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