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钱的束缚中解放
2019-07-17 20:15:58
松果小编
读书打卡之《幸福的方法》20190717
十二章 从金钱的束缚中解放
这几天,感觉只要谈到幸福这个词语,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钱。奈何,金钱与幸福的关系确实十分的复杂。
有的时候,我总会思考,到底赚多少钱一个月,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然而我发现,一个月拿7000和一个月拿4000的快乐感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重要的一点是,工资多有工资多的过法,工资少有工资少的过法,钱总是不够的。总的来说,我并没有享受到钱带来的真正的快乐。
随着淘宝、天猫、唯品会和拼多多等在线够物平台的兴起,似乎购物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看到好看的衣服、漂亮的鞋子,时髦的包包,抵抗力基本为零,于是就买买买。前几年,如果支付宝和银行卡没有钱了,就真的不能买了,但是随着分期的机制和花呗的提前支付功能的出现,人们更进一步的去透支了自己的腰包,也透支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最令人惋惜的是,很多人陷入了校园贷、套路贷的陷阱,无法自拔,甚至丢了命。
成年人的世界,似乎难以“风和日丽”,因为,金钱这种东西老是把“枪”架在我们的“脖子”上。有钱的投资家,每天都苦于去计算和预测每天的股市涨跌,没钱的人穷人,每天也奔波在柴米油盐的路途上。
不过,据文中所述,有一种人会觉得比较幸福。这种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种幸福的人,既不是有钱的富翁,也不是穷困的平民,而是那些不会为生活的开销而苦恼的人。简单来讲,这种人符合一种特点,就是自己的生活所需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却不会去过度的追求财富的积累。这是一种境界,就是要用钱的时候,不会愁着没有钱花。
泰勒老师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出金钱的“束缚”:
1.定期存款。
这点我感受颇多,钱到底去哪儿了,其实并非是自己无法有所结余,而是自己没有正确的理财习惯,浪费了额外的钱。
2. 阻止“非理性消费和提前消费”
大家想想,自己买东西时是真的需要吗?有的时候是的,我反省了一下,我发现,我买的大部分东西都是非必需品,能用的还好,不能用的完全是浪费。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在什么时候会想要去购物,我觉得大概有这样一些情况。
第一:心情不好,通过购物来释放自己的心里的不开,值得提出的,吃东西也算。
第二: 购买了必须的东西之后,忍不住习惯性的再买一些。一些商家会利用这一心理,设置很多商业陷阱,比如说:如果你买一个面膜,你需要20元,但是如果你在店铺里再选一个眼霜,你就可以用42元,把眼霜和面膜一起拿走。眼霜你不要,正是这种消费心理,会让你额外花更多的钱。
第三:恐怖的“报复性”消费。没钱的时候,不能享受某样东西的好,有钱后,一定要疯狂的去享受它的好。哪怕已经不是本来想要的那个东西了。我就是这样的,需要反思啊!
3. 避免社会比较
好面子,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总是把自己和他人比较,有的钱,确实花的不值。隔壁老王买了一辆宝马,而我买了一辆大众。那多没面子,而且,宝马也更好开啊。结果,车是换成了宝马,不过,并非真的像想象中那么好开。而且,你还会发现,开玛莎拉蒂会更有面子,功能会更加牛逼。于是,又陷入了无限赚钱的循环。
如果哪一天,我们不再被金钱所“奴役”,那么可能就是幸福日子真的来临的时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