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熟人咨询,亲上加亲

2019-07-15 08:07:08 松果小编
很多朋友在听说我是心理咨询师之后,第一句话常常是:“我最近心情不太好,要不你帮我咨询一下?” 以前我会很认真的解释:“这样不行啊,双重关系会影响咨询效果,我不能帮你做咨询哈。” 朋友们表示难以理解: “我心里的事,肯定要找个信任的人才能说啊。我跟你之间认识这么多年了,互相知根知底,多好啊,为啥不能做咨询呢?” “是不是不好意思问我要钱啊?——钱没问题啊,我先打给你,你给我做个咨询吧,行吗?” “还是担心我碍于面子不说实话啊?——你放心,我们这交情,我妥妥的有一说一啊。” “或者是你怕我跟你这关系,会有什么利益冲突?——你帮了我,我一定感恩你的帮助,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 “要不然,你是觉得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一些秘密知道了会尴尬?——我都不尴尬,你尴尬啥,你就尽管做嘛!” 我解释了一句,对方顶回来五句,我能说什么?我也很绝望啊。 后来我就不解释了,解释太累了,我开始装逼,这个比较轻松:“那行啊,我们来做一次嘛。只是我最近档期比较紧,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空,回头我让助理联系你。另外,第一次咨询我们都是预付费,你可以先把费用交到我助理那里。” 别看朋友们嘴里喊得响,一到动真格的,要交钱了,基本都没有下文。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背后可能有这个想法:“都是朋友,做咨询你还收我钱?我就是跟你开开玩笑,你还当真了?” 说真的,我特别感谢朋友们来找我做咨询。大家都知道咨询师qiong啊,来找我做咨询就是照顾我生意啊,给我一些收入,可以让我有钱买外卖交网费。 我们中国人的社会,本身也是一个人情社会。大家办事喜欢找熟人,做生意喜欢找熟人,做咨询也喜欢找熟人,这有什么问题吗?这完全就不应该有问题好吗?我不就是想跟你再拉近点关系吗?在原来朋友关系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咨询关系,大家的联系不就更牢固了吗? 关系越多,距离越近,联系越紧,越不容易相忘于江湖。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一双筷子耶,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呦,牢牢抱成团,抱成团。” 一般来说,这样想是没错的。可咨询关系是个奇葩,它严重排外。它跟其他关系处在一起,它不是在做加法,是在做减法,它能把其他关系都祸害完了。 用中国咨询伦理总教头徐凯文的话来说:“只要跟朋友做了咨询,朋友就再也做不成了。” 这是为啥? 首先,咨询中的自我暴露消耗朋友信任和感情。 心理咨询涉及很多个人的隐私,每个人生活都是带有面具的,每个人也总会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不愿意给朋友讲的。如果讲了,脱离咨询关系回到朋友身份时,难免觉得尴尬,也担心咨询师把这些秘密告诉共同的朋友。 不同的关系实质是在设置不同的边界。咨询关系意味着你要暴露更多,回归朋友关系时,这些秘密并不会消失,仍然存在咨询师的头脑里。 假如我们是朋友,你来找我咨询,你告诉我你内心深处黑暗的想法:你诅咒你妈早点去死,你们夫妻之间喜欢滴蜡烛,你觉得自己必中500万等等,等我们从咨询室出来,和其他朋友一起吃火锅时,你会不会觉得我看你眼神怪怪的? 然后,对秘密泄露的恐惧会慢慢占据你的内心,无论我怎么保证也没有用。而且这些保证有时确实是无力的,在很多朋友的场合,我完全可能一不小心说漏嘴,不该我知道的我知道了,其他朋友不会很奇怪吗? 下一次咨询,同样面临这样的困境。不说吧,咨询没效果,浪费钱;说吧,我知道了真的好吗?我就那么肯定不会告诉其他人吗? 这些恐惧和担心,一点一点的消磨着朋友之间的友情。 其次,这也是对我(咨询师)的伤害。(对,就是这么矫情) 当朋友在我面前展示一个跟以前全然不同的自我,或者暴露一个我根本想不到的秘密,超出了我的想象范围时,我可能没有办法像面对其它来访者那样坦然的接受,也没有办法客观的面对,这对我而言是一种创伤。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担心不经意间揭了他的底,我需要在他出现的场合,小心翼翼去注意我的措辞和语气,一些玩笑我也会斟酌对他有没有影响,这其实对我的社交生活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朋友+咨询师的双重关系,使聊天和咨询混在一起,平常的朋友聊天也可能充满了咨询式的提问,这肯定对我的休息时间造成了干扰。在咨询外不断的回答朋友的问题吧,要消耗我的精力,不回答吧,你还是不是朋友? 这似乎迫使我只能放弃一样:要么放弃和他的咨询,要么放弃这段朋友身份。但本来是出于帮助朋友的好意才开始咨询,结果却不得不放弃朋友关系,岂不是南辕北辙吗? 哇,说的那么严重,有那么夸张吗?大家是朋友,找你做咨询还对你造成伤害?你有病吧你? 声明一下,我特别愿意给朋友们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但不是以咨询的方式,而是以提供建议的方式。另外,如果你确实需要咨询,我可以帮你推荐靠谱并适合你的咨询师,避免双重关系对我们双方都好啊。 “找朋友做咨询”是一个看起来丰满实际却很骨感的想法。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朋友之间不能咨询,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咨询关系在情感层面是不平等的,朋友关系是平等的。 咨询师被看做问题解决者,专业领域的权威,很多来访者喊咨询师“某某老师”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老师嘛,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心理权利感的层级上,往往比来访者高。 坐到咨询室里,来访者像剥洋葱一样,从生活中的小事讲起,慢慢讲到事件背后的情感,那些痛苦、脆弱、委屈、恐慌,吓坏自己的邪恶想法,甚至还有隐秘的性经历。 而咨询师呢?拿着笔,不时记着什么,大部分时间在“嗯嗯嗯”,还引导着谈话过程。来访者不好意思说的,他鼓励来访者说;来访者觉得自己的情况非常严重,自己跟别人相比觉得很奇怪时,他告诉来访者,有很多人跟来访者一样。 而一旦来访者想听听咨询师自己的经历,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咨询师总是非常吝啬的反问来访者:“我很好奇,你问我这个问题背后的想法是什么?”就像挤一管快要用完的牙膏,来访者要非常用力,咨询师才可能透露自己一星半点儿的个人情况。 总体来说,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影响大于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影响,这是咨询关系不平等的主要体现。 而朋友关系是平等的。成为朋友,不需要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付费。如果你另辟蹊径,一定要给朋友付费,特别是男女朋友之间,啊喂,这样有可能被警察叔叔误会好不好。 长久的朋友关系,双方的影响力也是差不多的。影响力相差巨大的朋友,更像是依附关系,而不是朋友关系了。 其次,咨询关系是单向的,朋友关系是双向的。 请你想象一个画面:两个人在咨询室中,一个人掩面大哭,另一个温柔的递上纸巾,陪伴她,安慰她,你觉得谁是咨询师? 这个很好猜,递纸巾那个是咨询师啊,哭泣的那个是来访者。那假如我告诉你,你猜错了,递纸巾那个是来访者,咨询师正坐在那里大哭,你什么感受? “什么鬼,这肯定是假货咨询师吧。” “我才不想让这样的咨询师给我咨询呢,哼。” 这些想法,表明我们对咨询师的期待:他应该是一个情感的容器,而不是情感的发生器。我们把来访者淡定,咨询师控制不住情绪,在咨询室大哭的情况叫做“共情过度”,这不是一种专业的表现。 咨询关系是单向的,意味着来访者可以向咨询师大倒苦水,而咨询师不可以。 朋友之间是双向的,你可以向我倒苦水,我也可以向你倒苦水。 朋友小A失恋了,她跑去找小B倾述。本来是想让小B安慰一下自己,结果没想到小B不仅失业了,存款还拿去投资校园贷,平台暴雷老板卷钱跑路了,她血本无归。 从吃饭开始,小B就一直哭啊,一顿火锅小B用完了两卷餐巾纸。小A看小B这么惨,忙着安慰小B,自己的事就没说出口,最后还跑去买了单,回家后更不高兴了。 可这就是朋友啊,朋友之间本身也没签协议,规定谁来帮助谁,大家互相帮忙。 这个话题说开去,本质上是对双重关系和多重关系的处理。 朋友,熟人,生意伙伴,亲戚,咨询师,来访者,这些关系混杂在一起,考验着咨询师的伦理守则。 在2018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中有这样的规定: 1.7心理师要清楚地了解多重关系(例如与寻求专业服务者发展家庭的、社交的、经济的、商业的或者密切的个人关系)对专业判断可能的不利影响及损害寻求专业服务者福祉的潜在危险,尽可能避免与寻求专业服务者发生多重关系。 在多重关系不可避免时,应采取专业措施预防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签署正式的知情同意书、告知多重关系可能的风险,寻求专业督导、做好相关记录,以确保多重关系不会影响自己的专业判断,并且不会对寻求专业服务者造成危害。 制定这段伦理守则最大的初心,是要保证“以来访者利益为中心”。如同法官不能审理亲朋好友的案件一样,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性质要求摆脱自己预设的价值观,站在一个超脱而又中立的立场来倾听、共情,这就决定了心理咨询师不能为熟人做心理咨询。 每一段关系中彼此都有不同的诉求,而这些诉求之间是会起冲突的。比如,做生意要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兄弟要把义气放在第一位,做警察要把法律和正义放在第一位。 在多重关系的激荡下,当事人深陷其中,到底把谁放在第一位,处理起来会非常棘手,甚至会损害到所有关系。《无间道》之所以好看,就因为警匪之间互派卧底导致了复杂的立场,兄弟情,警匪恨这些爱恨情仇在其中纠缠,人物关系的张力非常大。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就是提倡我们建立单一关系,不要建立双重关系。 要避免双重关系引发的后果,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避免发生双重关系。在心理咨询领域,亲上加亲并不可取。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