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不一的行为背后,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2019-07-01 19:13:32 松果小编
有这么一种现象,你是否也曾经历过:当别人有疑问找你倾诉时,你总能说出一大堆富含哲理的话,可是,当你自己遇上这种问题时,却如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急得团团转,感觉找不到半点出路,只能硬着头皮找别人倾诉,最后人家变着法子重复你当初给别人说过的安慰话。 对于这种充满矛盾又极其有意思的行为,你是否曾思考过它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机制:有些东西,很多人明明已经知道了,但为什么在某种特殊时刻,这些人偏偏会表现出傻子一样的愚钝行为? 在《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一书中,蔡壁垒描述了相似的行为现象,他给出的解释是:一个人懂得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在所谓的‘懂了’之后是怎么做的。让一个人明白某些东西是很容易的,困难的是他是否真的相信,而行动就是表现信任感的最好证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就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面指出:人类是一种情感占主导的动物,尽管我们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但这种情绪冲动往往是不以个人的智商、能力为决定因素的,换言之,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而波动的大小就会影响个人的认知和选择。譬如,你丢失了一百块,你可能感到失落,但很快可以自我恢复,但如果是遭遇了车祸,你所受到的冲击可能令你感到精神崩溃。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会产生矛盾的心理和行为,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某事物的认知不深,导致信任度不够,当我们亲身经历这种刺激时,环境的冲击带来的压力和情绪的大幅波动就会把我们推向一种“病急乱投医”的急躁状态——自己明明就是一匹活马,硬是要当成死马来求救,最后得到的总是安慰多过帮助。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所说的:“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也许有人会问到:“对于这种盲目求救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避免过去?”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尽管人是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但归根到底还是很弱小的,在危机和意外面前都是需要向外界寻求保护的。正如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中所阐述的一条生存规律:表现得越强大的,往往就是越弱小。换言之,从根本上来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求救行为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无法完全通过主观意志来把控的。 但是,这种行为终究是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发展的,那么,我们究竟要怎么去努力,才能在这个意外频传、压力山大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呢? 环境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是由环境来决定的,个人的成长就是不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尽管这种观点过于绝对,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在出身前我们的染色体、基因就决定了我们的性别、特质,在后天的成长中如果不是因为环境的作用,那么我们这一辈子不是从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吗? 因此,如果想要实现大幅度的人生转变,我们就要主动去借助环境的因素,去突破我们的固有的认知,提升我们原有的适应能力,具体实践中可遵循以下3大途径: 途径1:书本 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知识的输入,而成本最低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看书,不管你看的是小说、成功学还是新闻报纸,这些都没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看的进去、你消化知识的速度有多快、你是否具有对知识的批判能力。 在学校教育当中,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看的最多的就是指定的教科书,但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你去对比以下古今,为什么古人科举考虑二三十年还是名落孙山,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明明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上不去,归根到底还不是因为个人的消化能力? 如果你现在是用心看书却不得其门而入,我建议你先去看一下介绍读书方法的书籍,比如莫提默·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斋藤孝的《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胡适的《怎样读书好》。 途径2:电影 研究表明,视觉上的刺激给一个人带来的冲击是最大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么一种体验,很多书看过了,可能很快就忘了,但一部电影,看过之后往往能让你记忆深刻,这是因为电影能够调动你的多感官体验,而视觉信息的回放并不需要经过逻辑的重组,可以在短时间内再次得到激活。 另外,电影能够让你真实体验事件的变化,举个例子,书上描述“手起刀落”,你可能就是简单地脑补这一动作,但电影的呈现却是一个血淋淋的场面,可能让你感到触目惊心,甚至产生出“人心之残忍、手段之毒辣”的感慨。 在《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一书中,李笑来就曾提到在30岁之后那几年,他养成了每天看一部电影的习惯,由此也大大增加了他对人生的诸多体验。 途径3:旅行 很多人以为,旅行就是去一个地方吃喝玩乐,而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其实就是人生背景转换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你在北方出生长大,那么你的性格、爱好、习惯就跟北方人差不多,这样别人也就可能把北方人“豪爽”、“干练”之类的性格标签贴到你的身上。但是,在你高考之后,你来到了南方读书,这时候你的饮食起居、表达方式就会受到当地文化习俗的影响,这时候你在性格、爱好方面可能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大家可能又会把南方人的性格标签贴到你身上。 在旅行过程中,除了游玩之外,你还要用心去感受当地的习俗。每个地方都会有好的景色,也会有不那么好的风气,你可以怀着一颗欣赏美景的心去旅游,但你要留心的地方并不止这些。三年前我去桂林旅游的时候,一天内就被当地人讹诈了两次,一次是被送进了风月场所,最后被迫交了坐台费才有惊无险地出来,一次是被珠宝店的人忽悠过去,差点就要破财挡灾。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但每个人的经历都差不多。读万卷书,行万里论,这里面真正要学习的就是体验人生,认识人心。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