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走进他人的世界

2019-04-29 16:49:06 松果小编
欧文·亚隆在《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许多年前,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患乳腺癌的病人,她从青春期开始就和总是批判一切的父亲进行斗争。 她希望两人能够有某种程度的和解,能够开始一段新的关系,所以她十分期待父亲开车送她去大学这件事,因为这给两个人提供了单独相处几个小时的机会。 但是这次盼望已久的旅行却成了一场灾难:她的父亲总是埋怨路边肮脏的、满是垃圾的小河。而她根本没有看到什么垃圾,相反,她看到的是一条没有受到污染、充满原野风情的小溪。她找不到能够回应她父亲的任何方式,最后她只得沉默。结果整个旅途就是他们看着自己的车窗外,互不理睬。 后来,她独自一人重游故地,非常惊讶地发现原来路两边各有一条小河。“这一次我成了司机”,她十分伤感地说,“而从驾驶员的位置上看到的小河正如我父亲所描述过的那样,肮脏而满是污染。” 但是当她学会从父亲的窗口看世界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她的父亲早就去世了。 无论是在人际关系还是在心理咨询,真正发挥关键治愈作用的从来都不是任何技术或理论,而是“彼此信赖的关系”。而为了构建这种关系,所必要的能力就是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疗法的奠基人,他认为“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时刻记住要想他人所想、感他人所感、爱他人所爱,宛如自己亲身经历一般来体验他人的喜怒哀乐,去拥抱他人的内心。 而这就是上述故事想阐述的深意。 所以,也许你之前对此并不擅长,但如果你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得到他人的关爱。 不妨今后请试着从他人的窗口,用他人的视角来看这个多彩的世界。 因为这会让你们的心——日益亲近。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