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逃脱“情感勒索”

2019-04-26 05:53:44 松果小编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这种体验:朋友来找你帮忙,你本身并不太愿意,但朋友表现出了这个忙只有你可以帮到的意愿,然后你便很乐于奉献,但事后心里却会感觉很不舒服。 这是为什么呢?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求助行为属于“心理控制”。你的意识认为你该帮忙,但你的情绪已经识破:你被控制了。 ”心理控制术“是什么 这种控制是指你的心理被责任、内疚、同情等情绪所控制。如果你没有同意对方的请求,或是没有帮对方的忙,就会产生一种罪恶感,这种罪恶感在直到你满足了对方愿望后才会消失。 为什么会受到情感勒索 在一般情况下,情感勒索都来自于身边的人,且关系越亲密,越容易受到情感勒索:如朋友、同事、亲戚、父母、伴侣等等。越了解我们的人,越清楚怎样利用我们的心理来达到目的。 正如在夫妻关系中,丈夫因为下班回来做了家务而闷闷不乐,把自己关在房里也不说话,妻子通过不断的追问,才明白丈夫是因为感觉上了一天半,已经很累了,回来还要做家务,很委屈。在妻子求得答案的这个过程中,内心是焦躁的、不安的,在求得答案后,内心是自责的,负有罪恶感的。那么,在此之后,妻子就不会再让丈夫帮忙做家务了。 造成心理被控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责任划分的不清晰。 求助者认为自己是弱者,会发出一种”如果你不帮我,那你就是坏人“的信号。这种控制方法属于一种二分法:即错误都在别人,而不是自己。 无论是悲情者,还是施暴者、自虐者、引诱着,这些人在控制他人方面同样有着高超的技能,几乎不需要依靠意识的努力就可以将技能发挥地淋漓尽致。并且,这些手段在被施展的时候常常被裹了一层华丽的外衣,使人在迷惑中无法看透关系的本质。 事实上,会造成情感勒索,除了对方的主动,更少不了我们”受害者“的配合。 如何摆脱情感勒索 1、识别 一般来说,情感勒索的六大特征为: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屈服、重启。如果对方对你的要求达到了这六个方面,就有可能是情感勒索。当然,也可以通过情感感受来判断,如果对方提出的要求让你感觉不舒服却又无法拒绝,那你就要警惕了。 2、了解 一般情感勒索者的情绪都比较敏感,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能经受住挫折。了解哪些人群属于情感勒索者,可以帮你有效的进行防御。 3、底线 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可以帮助他人的最大限度在哪里。守住自己的底线,能有效的摆脱情感勒索。实在没办法,可以推迟答应的时间,避免在压力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