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介绍

内疚心理的来源 有一个问题:当伴侣向你道歉时,你反问“你错在哪儿了”是好的方式吗? 很多人被这个问题吸引,觉得这的确是我们常做的事情。每当我们和伴侣争吵,发生分歧之后,对方的一个道歉似乎让我们有种情绪被堵住了,无法宣泄的感觉。“对方都已经道歉了,我还能说什么呢?”于是 “你错在哪儿了”成了宣泄胜利的一个口号。 可是 当人们说出这句话时,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想要引发对方内疚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情感上控制对方的目的。因为内疚与羞愧是人类体验中最隐秘、最难以忍受的情感,把握住一个人的内疚与羞愧,就相当于抓住了他人自尊的一个尾巴。 这种行为其实来源于每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在很小的时候,父母教育我们知荣辱明是非。每当小孩做错了事情 大人会刮一刮脸说“羞羞羞”。仿佛觉得让小孩感到羞愧,就能够矫正他的行为。羞愧这种情绪的确能够让人们回避羞愧的情境。但孩子回避的只是羞愧的感受,他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在孩子们心目中只是形成了这样的印象——-每当我做出这样的行为时,我父母会羞辱我。父母的这种行为叫:“情感控制”它能给孩子带来被贬低的感受,使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 所以当看到“你错在哪儿了”这句话时,脑海中浮现的情境是一位怒气冲冲的妈妈拿着孩子作业本,指着孩子鼻子一顿痛骂,在怒吼声的结尾补上一句:“现在你知道你错在哪儿了吗”惊恐中的孩子忍住眼里的泪花,忍不住的是颤抖的肩膀和抽泣声,他一言不发默默承受妈妈的羞辱,只期待时间能够加速流动,或者妈妈骂的身心疲惫而离去,自己关上门放声大哭。面对不回答自己的孩子,妈妈继续破口大骂:“我问你话呢!你聋了么?!”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在人际关系中 让人感到羞耻的是最有力的控制,它带给人们无上的权利。所以 贬低学生的老师,痛骂下属的领导,往往能够对班级,团队有强大的掌控力。为了避免巨大的羞愧感让自己情绪崩溃,人们会找到一种防御机制,叫作“向攻击者认同”。人们会慢慢认同父母,老师 领导的说法,相信自己的确是笨拙的,所以羞愧感的巨大压力就减轻了,转化为内疚的体验。当我们不再站在自己的立场感受扑面而来的攻击和贬低,而是站在外部的视角和攻击者一同攻击自己,认为确实自己不对,是自己做错了,压力就减轻了。在社交场合,当人们感到羞愧时,会用小技巧化解尴尬,也就是自嘲——我率先攻击我自己了,你们就没什么话可说了吧。

收起

套餐包含

60分钟通话(有效期2个月)

导师介绍

美女姐姐【陪伴】

帮助人数:187

好评率:98.8%

声音温柔 喜欢倾听 喜欢阅读 有做过志愿者 非常热爱与人交流互动学习 非常开心能在这个平台上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交流 分享 曾经帮助过不少焦虑 情绪低落 的人 我觉得他们能够和我分享内心世界 我非常开心。 不加微信哦,强烈要求加微信的 一律举报。知识产物,不支持免费。要想免费,请另选。   ❤【咨询流程】 1 :简述问题 2 : 点击右上角“马上下单”选择(文字/语音/套餐) 3 : 预约时间 下单咨询 4 : 定期回访 如需长期陪伴

收起

  • 沙漠之中的枯草

    挺好的

  • 撒哈拉沙漠里的枯草

    很满意

  • 雨晨的清风

    很好很和蔼可亲的老师。很善解人意。绝对的好评!下次还找您。

更多推荐

起步价
¥
159
私聊
去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