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合格的恋人
2020-03-09 17:27:44
松果小编
最近在看一本书,书中有这么一个观点我觉得深以为然,其大概意思是说人们在恋爱中会不自觉地以原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作为标准去寻求合适的伴侣,通俗的说就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理想父母的形象,我们大多数人在找寻另一半的时候都会希望找到符合心目中理想父母的形象。
如果是在原生家庭中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有一个好的成长过程的人会向往在恋爱关系中把这种好的过程延续,而如果在原生家庭中父母这里缺乏一些关爱的话就会趋于在恋爱中得到弥补和补偿。这也就是有些人希望找一个像父母那样的另一半,也有人会希望找到跟父母完全相反的另一半的原因。
那么这个希望能够得偿所愿么?从我接触到的大量案例以及自身经历而言是不容易做到这一点的,其中缘由各有不同,接下来我就跟大家简单分析一下两种所求不容易的点分别是什么。
首先咱们先来分析在原生家庭中得到好的成长过程的这部分人的需求,在原生家庭中得到更多爱的人相对来说会拥有更多的安全感,以及能从父母身上学到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一个人,从这方面而言这部分人大都会是一个“合格的恋人”那么我们之前也聊到过一段好的亲密关系想要长久维系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的,只有一方是“合格的恋人”是不够的,这时候要想满足这部分人把原生家庭中好的部分延续下去就要看另一半的爱人是不是也是一个“合格的恋人”如果是的话那么皆大欢喜,两人会相对更加容易得到彼此需要的,那么如果另一半是一个“不合格的恋人”那么可能就需要一个漫长的提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好的引导和学习,并且需要双方配合共同努力,期间相应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两人“累了”走不下去了,期间的不易大概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有所体会。
接下来就是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更多关爱的这部分人,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在关爱方面有所缺失,或者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并不十分融洽,就会导致在感情中希望得到弥补,也就会有人希望找到一个与父母完全相反的另一半形象,也是希望通过另一半与父母的相反属性让自己得到缺失的补偿,这部分人也会有两种方向。
其一,通过努力得偿所愿。首先这部分人因为原生家庭问题自身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恋人“所以第一步一定要自知,知道自身的问题在何处,然后希望通过努力改变来把自己调整到“合格恋人”的状态,自身的内驱力是一部分,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学习或者经历让自身能够醒悟并且改正,如果能与此同时遇到一个“合格恋人”的另一半,那么就会相对容易得偿所愿,如果遇不到的话自身学习能力够强能够及时自省自查的话两人一起改进提升也未尝不能做到。
其二,把另一半改造成了你最不愿看到的样子。咱们前文聊到了,这部分人在找寻另一半的时候往往会趋于找一个与父母完全相反的另一半,比如父母喜欢争吵,那么就找一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另一半,会认为这样就能够避免重蹈覆辙了吧?可有时候总会事与愿违,就像我们在平时应该会听到过的这样一句话“你别看你不喜欢你妈(或者你爸)这样的处事风格,你早晚找一个跟TA一样的”这类话语应该在生活中都有所耳闻吧?虽然这是一句俗语,但其中蕴含了一些心理学原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的行为模式和处事风格大都习得于原生家庭,在没有专业原理指导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所以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深深的刻上了原生家庭的处事风格,这也就导致了我们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或者爆发冲突的时候不自觉地运用上我们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处理方式。
举个例子,我们的父母是天天争吵型的,然后我们遵循内心的想法找一个与父母完全相反的温柔体贴的另一半,在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两人可以相处的很好,感情也可以很美好,可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要争吵的时候,要么就会不自觉地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带出与父母相处时的那种敌对情绪,要么就会为了避免争吵而选择逃避,这两种情况首先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其次也会让对方感受到不舒服,敌对情绪作用下你们肯定也会爆发争吵和冲突,那么逃避呢?其实这种时候的逃避也是一种冷暴力,那么时间久了对方的温柔体贴也会在这种不当的相处模式下消耗殆尽,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把对方改造成了我们最不喜欢的父母的模样……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核心思想,也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人们会在感情中渴望得到治疗,这个治疗可以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困扰,也可以是修复弥补童年的错误和遗憾,但这一切都不应是在感情中伤害我们所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的理由或藉口,不要把爱当作彼此伤害的武器。
先认识到自身问题,并且有意愿去愿意为了爱改变提升自己,让更好的自己去面对我们心中所爱才不会让对方受伤,同样也是对感情最大的负责!
我是白塔,今天就先跟大家聊到这里,感谢您的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