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强弱是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动力
2020-03-09 17:26:43
松果小编
作者:刘来龙
人是生活在客观现实里的主体高级生物,一切以思维(心理活动)与现实生活的协调性为主。比如:自知力、条件反射、感知觉、身、心方面的自我防御机制等等,等等。所以,人在生理方面,也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生理物质需要的同时,更有高于其它生物的精神需要。正是因为人有精神需要的原因,所以人产生了意识。个体对自然、自身、客观环境自我意识的强弱决定个体认知层次的维度。
科学实验研究论证证实,健康的人类个体是同时具有三维与四维空间之间来回转换的过程。而同时,人又往往因为遭受自然或现实环境灾害的打击而陷入一维和二维思维认知能力的弊端。所谓一维层面是指人类个体对现实客观事物或某一人物的认知观念产生了”非黑即白”的一根直线型的错误观念。既是指不是前进就是后退的观念。也就是说只有纵向性认知,确认正常的横向性思维认知能力;而二维度思维是指某一个体就如同纸片人一样,假设”某一事件”就好比是一张纸上画了一个苹果,而当事人只能知道这张纸上画了图案,却因为思维认知受限的原因,就只能像纸片人一样,虽然可以来回360度的沿着这这张纸的周围来回旋转,因为思维能力受限的原因,最终无法跳出因自身与纸张厚度相同厚度的”客观事物”的能力,也无法调换位置,所以看不到这张纸上画的苹果的图案。
而三维空间就是我们人类可以看到或真切感受、感觉到的、我们人类生存的客观现实世界。而我们人类个体的意识(就如同梦境一样的显示出来的事物或场景)就是四维空间。您不能说它是不存在的,也不能说它是虚幻的。因为1625年的心理学鼻祖——笛卡尔在《机械主义心理学》的论证里就得出了我们人类的生命本身,就是由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既所谓的灵魂)共同组成的客观存在的、既相互依附又相互纠缠的生命主体,而构成精神生命的主体就是——意识。意识是区别于感觉和条件反射的重要证据。同时,意识也是个体生命对环境突变状态下到,自我防御机制的重要心理支持系统。
科学通过医学设备,已经证实意识可在自然生命处于休息或停滞状态的情况下继续工作而不受自然生命活动与否的影响,还可独立于自然生命之暂时停歇后,仍然具有认识或记录客观世界的记录的功能。意识不仅是医学科学研究的主题,同时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单元。所以,认识意识对我们人类个体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自我意识”模糊或缺乏,这个人就会变得感情冷漠、反应迟钝、精神麻木,也会影响当事人躯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和内分泌系统衰竭或出现紊乱而造成抑郁。
意识又是个体在身心在遭受伤害后,启动自我防御机制的主要动力。同时,意识还是躯体所不能实现某种愿望时的第二接力梯队,很多个体在身陷困境时,靠坚强的个人意志来延续生命的扩张力和超越躯体承受自然生命极限的延展性。往往会有许多个体在通过自我意识提高后,用意识强化后的信念在遭遇重大灾害后,通过意识的加强来支撑自然生命的奇迹!所以,有些受过训练的个体可以通过提高意识的活动强度来丰富生命的价值!
很多时候,同样的被某些个体称为的,所谓的”负性”生活事件本身对不同个体造成的伤害或影响的结果却是不同的。有些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较容易出现比其他人更多的烦恼、焦虑、恐惧、担心、痛苦程度以及剧烈反应的原因,主要取决于个体意识强弱的差异。所以对于意识表现强的个体,往往能通过意识维度的提升而破解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难题。比如某一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开的难题,有时候通过梦境界里的第四维度的际遇解开了。所以,意识能力强的人与意识能力差的人相比较,即便是其梦境的境遇感悟方面,都要比意识弱的人要积极许多的。因为梦的本身就是第三维度到第四维度提升互转的反应。在现实生活里的我们,无法清晰的看到我们自己的行为与表现形式的具体表现,而进入第四维度的意识——梦境却能让我们清晰的看到自己!
鉴于意识所处的高度是从第三维度(既客观现实)到四维空间提升的境遇,我们可以确切的认识到我们平常因欲望无度、心力憔悴、无力感等痛苦程度的难抑性的状况等,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应强调倾诉者的自我意识觉醒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
——ACI国际心理咨询师刘来龙

相关推荐